ID: 21402139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15729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二,生产工具,劳作,方式,检测
  • cover
单元检测卷(二)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3·浙江台州高二期末)新石器时代是考古学上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下列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使用陶纺轮为纺线工具 ②许多地区使用坯车制坯 ③已出现小件青铜器 ④形成南北两种农业技术体系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③④ ①②③ 2.(2023·浙江1月高考)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 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2023·皖豫联盟高二期中)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增多。就起土农具而言,有锄、锸、镬、铲、犁等;收割农具主要是镰刀;斧、锛等手工工具与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关系,如用于垦荒时砍伐树木。这体现出秦汉时期 (  ) 铁犁牛耕成为主流生产方式 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 政府高度重视生产工具革新 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4.(2024·辽宁辽阳高二期末)在欧洲人来到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基本上靠人力耕作,工具仅限于木、石、骨器及少量青铜器。这可用于说明,古代美洲 (  ) 农业经济结构亟待调整 殖民扩张破坏农业发展 社会转型亟须农具革新 农业生产水平较为滞后 5.(2024·浙江名校高三联考)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商周时出现大量铁农具的范 ②提花机成为汉朝成都纺织业的重要见证 ③唐朝通过筒车冶炼金属 ④唐宋时期放置支钉避免烧制过程中粘连 ①② ②③ ①④ ②④ 6.(2023·浙江杭州重点中学高二期中)如图为1953年河北省兴隆县古洞沟出土的战国双镰铁范,此范系单范,背后有弓形把手,一次可铸两镰,该范近镰柄处有“右廪”字样。该文物能直接反映 (  ) 铁制农具的全面普及情况 中国古代劳作方式的发展 我国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我国古代冶金的工艺水准 7.(2023·安徽合肥高二期末)在广东佛山澜石东汉墓出土的一件陶制水田模型中,附有表现农田劳作的陶俑,或犁地,或插秧,或收割,或脱粒,还有备耕田中的粪肥堆。这反映出该时期 (  ) 庄园经济的盛行 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犁耕技术的成熟 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8.(2023·湖北黄冈、黄石、鄂州高二期末)中世纪晚期英国食品价格低廉,乡村毛纺织业异军突起,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有鉴于此,中世纪晚期英国率先告别糊口经济和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纺织品、住房等其他消费甚至投资。这一变化的出现 (  ) 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广泛影响 为英国的技术革新创造条件 进一步加大东西方贸易逆差 得益于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9.(2023·山西高二调研)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城市人口的大量聚集 动力问题得到解决 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10.(2023·河南新乡高二测试)下表是英国织机的数量变化情况(单位:台)。这一现象 (  ) 18世纪80年代 1844—1846年 动力织机 2 400 225 000 手织机 200 000 60 000 造成家庭手工业的消亡 导致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促进了生产组织的变革 是社会大分工下的产物 11.(2023·河南南阳高二联考二)工业革命时期,各个工厂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工厂主对工人的进厂、离厂、吃饭、喝水甚至大小便的时间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 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发生了巨变 机器生产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 蒸汽时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