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03167

华师大版科学九上 第一章化学反应《进阶培优》(120分制)

日期:2025-09-2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5785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华师大,科学,第一章,化学反应,进阶培优,120分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九上科学进阶培优 第一章化学反应 班级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 分数_____ 一、选择题(每空3分,总计45分) 1. 1784年,科学家卡文迪什演示了“人工空气”的燃烧,发现燃烧产物只有水。据此判断“人工空气”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2. 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3. 实验室用4.9g氯酸钾和2g MnO2放在试管里加热,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4.98g,那么剩余物质是( ) A.MnO2和KClO3 B.KCl和MnO2 C.KCl和KClO3 D.MnO2、KClO3、KCl 4.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7 5. 现将足量氢气通过45g灼热的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铜和氢气不反应)。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37g。计算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 A.20g B.32g C.40g D.42g 6.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丁是该反应中的反应物 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7.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A.B. C. D. 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A原子,表示B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3: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从宏观角度看,物质丙属于混合物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 9. 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比较块状和粉末状的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快慢。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mL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1 B.图中d点溶液中溶质为CaCl2 C.对比a、c点或b、d点可知,粉末状碳酸钙反应更快 D.t秒内,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 10.镁在氧气与氮气的混合气体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还有少量的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推知8 g镁在氧气与氮气的混和气体中完全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可能是( ) A.13.3 g B.12 g C.11.1 g D.无法确定 11.现有4.9g MgO、Mg(OH)2的固体混合物,与100g 9.8%的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形成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 A.1.2g B.1.6g C.2.4g D.4.8g 12.化学兴趣小组在某密闭容器中用CO2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探究某有机物R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前R的质量为0.62g,燃烧后经过数据换算可得装置中CO2 0.88g和H2O 0.54g(本实验条件空气中CO2和H2O含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R中C与H的元素质量比为4:1 B.本实验可推算出R中含有碳、氢、氧元素 C.物质R的组成元素中O质量分数最高 D.R可能为C2H6O且实验中可能有剩余 13.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 微观示意图 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