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物理期中复习 第11-12章实验题32题(江苏专用) 一、动能、势能、机械能 1.(23-24九年级上·江苏镇江·期中)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其中mA=mBhB。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 (填序号); A.小球在斜面上的动能 B.木块被小球撞击的动能 C.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 (2)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物理方法叫 ; (3)由甲丙两图可知,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上相同同高度处自由滚下,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4)甲、乙两次实验中,sA>sB,说明在 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 能越大; (5)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交通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实验器材进行了测定,得到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钢球的质量m/g 钢球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v/(cm/s) 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cm 1 30 2 4 2 30 4 16 3 60 2 8 分析表格中对应的数据可知,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即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答案】 D 木块移动的距离 转换法 质量 质量 动 速度 【详解】(1)[1]由题意可知,实验中探究的是小球动能,即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3]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3)[4]由甲、丙两图可知,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滚下,两球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甲、丙中两个小球的速度相同,因此可以通过甲、丙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4)[5][6]由甲、乙两图可知,让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滚下,两球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不相等;甲、乙中两个小球的质量相同,因此可以通过甲、乙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关系。由sA>sB知,最终通过实验可得结论为:物体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5)[7]实验2与实验1相比,小球的质量相同,实验2的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是实验的2倍,实验2的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是实验1的4倍;实验3与实验1相比,小球的自由滚下的高度相同,实验3的小球的质量是实验1的2倍,实验3的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才为实验1的2倍。而动能的大小由小木块被撞滑行的距离来体现,由此可知,在同等条件下,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2.(23-24九年级上·江苏镇江·期中)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如图甲所示(忽略小球与接触面的滚动摩擦以及撞击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第一次实验的情景如图甲所示,在进行第二次实验前,应先将撞出的木块 ; (2)小华做该实验时发现木块运动到了长木板的末端之外,为使实验顺利完成,最简便的解决办法是: ; (3)小李同学将实验装置改成图乙所示,用同一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 (选填“相同”或“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比较木块撞出的距离,可以研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4)小李觉得利用图乙的装置,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也能探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此设计方案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答案】 木块移动距离 恢复原位 降低小球从斜面释放时的高度 不同 不可行 不能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 【详解】(1)[1]实验中小球动能大小无法直接反映,用小球撞击木块后,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 [2]由于实验中通过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