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浙江省2024年6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1.古人云:“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文中的“家天下”反映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内外服制 D.郡县制 【答案】B 【知识点】禅让制与世袭制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政治权力的交接由“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结合所学可知,“家天下”反映的是世袭制。在禹之前,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即“公天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为“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B项正确; 禅让是指统治者生前将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的一种制度,体现了在位君主自愿将权力交给更贤能的人,A项错误; 内服外服制是商朝的地方管理制度,内服是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是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C项错误; 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总称,强调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王位世袭制,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世袭制的出现及其特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研究发现,内有帐篷形象(遗物或壁画)的墓葬,东汉时分布于当时边疆地区的内蒙古、辽宁、山西及甘肃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数量增多,分布范围扩大,但集中在北方及西北地区,中原地区也有少数发现,隋唐时期主要分布在关中及中地区。据此可知( ) 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逐步交融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北方的主要民居类型发生变化 D.边疆和内地一体化 【答案】A 【知识点】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东汉时分布于当时边疆地区的内蒙古、辽宁、山西及甘肃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数量增多,分布范围扩大,但集中在北方及西北地区,中原地区也有少数发现,隋唐时期主要分布在关中及中地区”可知,内有帐篷形象(遗物或壁画)的墓葬从东汉到魏晋再到隋唐时期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说明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的交往日益增多,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逐步交融,A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无法得出经济重心的变化,而且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安史之乱后,B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涉及北方民居的类型及其变化情况,C项错误; 仅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墓葬分布范围扩大到北方,不能说明边疆和内地一体化,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交融,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东汉时分布于当时边疆地区的内蒙古、辽宁、山西及甘肃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数量增多,分布范围扩大,但集中在北方及西北地区,中原地区也有少数发现,隋唐时期主要分布在关中及中地区”,结合唐朝民族交融的表现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据下图可知,汉唐时期( ) A.纳入巡视对象的官员群体不断扩大 B.监察机构的职责限于巡视地方官吏 C.地方行政权力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 D.决策、执行、监察的权力系统已确立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 【解析】【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汉代刺史的巡视对象是二千石(官),即地方主官;隋代司隶的巡视对象是品官;唐代御史与诸使的巡视对象是官人。而整体趋势是从流内品官到内外官吏。这反映了汉唐时期巡视对象的范围在扩大,说明纳入巡视对象的官员群体在不断扩大,A项正确; 依据图示可知,监察对象并非仅限于地方官吏,还有其他官员,因此监察机构的职责也并非限于巡视地方官吏,B项错误; 图示体现的是监察制度中巡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