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05096

15.《驿路梨花》讲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4-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24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驿路梨花,讲课,2023-2024,学年,统编,语文
  • cover
《驿路梨花》讲课稿 同学们,大家好!P今天我们学习《驿路梨花》。这是一篇小说,我们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来梳理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略读理关系 P略读是一种通过快速阅读文章,了解内容大意的方法。阅读速度:400字/分钟,这篇课文一共2015字,建议阅读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阅读提示1.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2.观其大略,粗知文章大意。根据目的,确定重点,其余可跳读。 P首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梳理人物与小茅屋之间的关系,并用两个字概括,完成下图。 P同学们梳理好了吗?和老师梳理的是否一样呢?人物有解放军战士、梨花、一群小姑娘、瑶族老人,我和老余。人物与小茅屋的关系,解放军战士修建小茅屋,梨花照料小茅屋,一群小姑娘照管小茅屋,瑶族老人回报小茅屋,我和老余借住小茅屋。 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怎样运用略读的策略来梳理人物以及与小茅屋的关系呢。P主要运用了选择性阅读,那么你们重点选择了什么内容,略读了什么内容。P人物与小茅屋的关系重点阅读,P景物描写、人物心理、对话、议论抒情,这些内容粗略地阅读甚至跳过不读。 P略读的主要特征是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不能在只言片语上纠缠,不追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以最快的速度粗知文章大意,遇到不懂的字、词等都可以跳过,甚至还可以跳过某个部分。不打断阅读思路,高度集中注意力,是提高略读效率的关键。 P接下去请同学们运用略读的方法阅读全文,找出文中不同人物照料小茅屋的相关语句,简要分析,并思考每个人物行为的动机。 P我们先来看这段文字从侧面写出了哈尼小姑娘照料小茅屋,“厚厚的稻草”是对旅行者细致的关怀,“装满了水”、“水清凉可口”则说明经常有人来为大竹筒换水。从这里可以看出哈尼小姑娘为群众着想,频繁照料小茅屋。 P我们再来看瑶族老人,“肩上扛着一袋米”,如果只是出于补偿自己用掉的米,并不需要扛一袋米。老人搬来如此多的米,不单纯出于道谢与补偿的目的,更多的是被梨花姑娘的精神感染,帮助其他的旅人。 P我们再看看我和老余,“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其中“真应该”三个字暗含“我”与老余的“为人民服务精神”从无到有的过程。 P这些人对特定对象的感激与报恩心理,转化为为他人服务而奉献自己力量的行为。 解放军叔———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 梨花姐妹———受到感动———学习解放军,服务瑶族老人、我、老余…… 瑶族老人、我、老余因感谢梨花,被梨花感动,学习梨花,服务过路人。 P这些情节看上去非常相似,是否可以把文章相似的情节进行删减,变成“解放军叔叔盖好小茅屋之后,我和老余借住茅屋”? 同学们你们觉得能删吗?P不能删。其一,就人物群像塑造的角度而言,作者描写一群人“为人民服务”。作者所描绘的“雷锋精神”,在这偏远的大山之中,不是一两个人所具有的“个人道德品质”,而是大家所共有的“社会道德风气”,更有社会意义。 其二,相似的情节反复告诉读者,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在人与人之间不断感染、传递、发扬,可以一传十、十传百,从而影响一个人、两个人、十个人乃至整个民族。 这些人身份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但是雷锋精神是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学习和发扬的,是不求回报、为他人着想、播撒人类大爱的精神。 P彭荆风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篇小说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助读资料: 本文是彭荆风被剥夺22年创作权后,重返文坛,“文革结束后第一年”创作的第一篇短篇小说。 作者曾写道:对善良、朴实、美好歌颂的《驿路梨花》,也是让人们用过去与“文革”对比,以鞭笞丑恶。 作者还说“云南边疆民风淳朴,尽管当地的人们没有把学雷锋的口号挂在嘴上,但他们却一向有助人为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