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17826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检测(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3-3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6396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五,高二,必修,选择性,2019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先秦时期的布币形如工具“铲”,流行于两周、三晋、郑、卫等农业区域;刀币起源于渔猎经济时期,形如工具“削”,主要由齐、燕、赵三国铸造发行。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   )。 A.铸币形制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 B.商品经济活跃推动货币产生 C.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D.诸侯国借货币提升农本意识 【解析】根据材料“先秦时期的布币形如工具‘铲’,流行于两周、三晋、郑、卫等农业区域”“刀币起源于渔猎经济时期,形如工具‘削’,主要由齐、燕、赵三国铸造发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的布币和刀币的形成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故A项正确。 2.下表是秦汉时期铸币情况表(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发行时间 名称 重量 币面文字 是否垄断发行 自秦延续 秦半两 半两 半两 否 文帝五年(前175年) 四铢钱 四铢 半两 否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 三铢钱 三铢 三铢 不准私铸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 郡国五铢 五铢 五铢 由郡国垄断 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 赤仄五铢 五铢 五铢(带红色镶边) 由中央垄断 A.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B.王国问题渐趋严重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铸币制度日臻完善 【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中“是否垄断发行”所显示的内容来看,从秦朝到汉朝,中央逐渐垄断铸币权,反映出汉朝政府对经济管控力度的加强,说明中央集权在汉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故选C项;秦朝没有对铸币权进行垄断,汉武帝对铸币权进行了垄断,因此不是“汉承秦制”,排除A项;汉武帝垄断铸币权,说明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王国的控制,而不是“王国问题渐趋严重”,排除B项;表格内容体现的是中央对铸币权的垄断,不涉及“铸币制度”,排除D项。 3.近代以来,在中亚地区广泛出土过“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货币,在西安等地的唐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阿拉伯金币、东罗马查士丁尼二世的索里德金币。这些发现表明当时(   )。 A.中国同中亚和欧洲贸易关系密切 B.中国同东罗马帝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 C.中亚或西亚货币可以在中国流通 D.中国货币可以在中亚或西亚流通 【解析】材料现象只能说明中国同中亚和欧洲贸易关系密切,故选A项。B、C、D三项从材料中不能直接得出,均排除。 4.南北朝时期,部分政权开始发掘货币的流通性与政治宣传的切合点,铸造了“汉兴钱”等;唐朝在击败关东地区最大的割据势力后仍有小股抵抗力量存在的情况下,发行了“开元通宝”。这些做法(   )。 A.旨在增强国家认同感 B.表明货币铸造走向了规范化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成为古代年号钱发行的开端 【解析】根据材料“部分政权开始发掘货币的流通性与政治宣传的切合点”可知,当时的政权在发行货币时不仅关注货币的经济功能,还利用发行的货币来论证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对自己政权进行宣传,加强人民对政权的认可度,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货币制造的工艺、流程、制度等,无法体现货币铸造走向了规范化,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货币的政治宣传功能,无法体现货币发行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开元通宝”不是年号钱,排除D项。 5.晚清时期,西班牙、英国等国制造的银元大量流入中国,其因制作精美、标准稳定而受到市场欢迎,甚至清政府对外偿付贷款、赔款时也大量使用这类银元。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 B.废两改元推动货币变革 C.白银内流局面再度出现 D.传统货币制度亟待转型 【解析】据材料可知,晚清时期,大量外国银元进入中国,受到市场欢迎,甚至清政府也使用这类银元进行对外偿付,这说明传统货币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货币制度亟待转型,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信息,不能得出“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的结论,排除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