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一 学校教育的发展 1.中国古代教育 (1)主要形式:官学与_____。 官学 汉朝的_____、西晋的_____,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私学 ①春秋:私学产生,改变了“_____”的情形,儒家代表孔子影响最大。②唐朝: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_____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③宋代:_____推动了私学的发展。_____最为著名,朱熹制定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2)影响: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_____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2.西方学校教育的发展 (1)渊源:_____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2)功能: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法国 _____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德国 _____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美国 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_____,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3.中国近代教育 北京大学 1898年 _____: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1912年 改名为“北京大学” 1916年 _____任校长,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清华大学 1911年 清华学堂 ____年 清华学校 1928年 国立清华大学 4.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初期 措施 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②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教育要为_____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③国家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_____的教育方针 结果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 (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断十年的_____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4)改革开放新时期 ①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_____,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②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行“_____”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 ③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教育迈入历史新征程,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1.阅读教材P80“北京国子监的琉璃牌坊”:国子监的设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试答 2.阅读教材P81“学思之窗”:阅读材料,概括蔡元培的观点。 试答 助学助考 1.思维拓展———私学的作用 私学是专门的教育场所,这就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私学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新的发展。 2.概念阐释———古代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教育系统,是唐宋至明清时期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3.图解历史———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 4.概念阐释———大学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