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25089

第二单元 单元活动 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单元习题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09-2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22471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单元,第二,活动,学会,自然地理,野外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单元活动 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 知识点1 野外考察的目的 例1-1 [教材改编·第53页图2-4-1]小区域调查方法包括野外实地 考察、调查访问、问卷调查三种。下面为某次小区域调查过程中拍 摄的照片。据此回答(1)—(2)题。 (1)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方法是( ) A.野外实地考察 B.调查访问 C.问卷调查 D.路线考察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方法是野外实地考察,A正确。 (2)关于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③训练地理综合思维 ④提高构建和谐社 会的意识 A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训练地理综合思维、培养协作精神,故①②③正确。 例2-2 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因不能就地消纳而顺势下 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流失的现象。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 失的调查。据此回答(1)—(2)题。 (1)在调查之前,该小组同学需要优先搜集调查区域的地形图和( ) B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 【解析】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发生主要与地势起伏状况、降水多少及降水强度、地表 植被覆盖状况、土质等密切相关,因此该地理兴趣小组对该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调查 之前,应优先搜集调查区域的地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 (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 要指标。下列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D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解析】导图分析·材料解读 知识点2 野外考察的一般步骤 例2-3 (2024·江苏连云港高一期中)某学校地理野外考察小组对图a中的M地进行实地 考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a示意我国某 区域的水系分布,图b为图a中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回答(1)— (3)题。 图a 图b (1)调取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能够( ) B ①了解居民点的分布 ②帮助选择考察线路 ③分析水系特征 ④分析植被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列表详解·逐项剖析 分析 结论 ① 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中没有体现居民点的分布 × ② 等高线地形图可帮助选择考察线路,如线路设计中坡度的大小、安 全性等问题可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大致分析出来 √ ③ 图中显示出河流干支流分布等水系特征 √ ④ 图中没有植被覆盖率等信息,植被的分布状况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得 出 × (2)要得出“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一结论,考察小组主要查阅的相关资料有 ( ) ①植被覆盖率及其变化 ②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 ③人口数量变化及分布 ④旅游资 源开发类型及分布 A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标志是植被覆盖率明显提升,同时土地利用结构 也趋于合理。而人口的分布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反映生态环境的改善。故选A。 (3)下列考察步骤在查阅资料之前就已经完成的是( ) D A.考查论文的撰写 B.野外实地考察 C.准备好考察装备 D.考察地点的选取 【解析】在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中首先要明确考察内容,选取考察地点,在此基础上 再查阅资料、准备考察装备、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最后对考察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并 撰写考察报告。因此,在查阅资料之前就已经完成的考察步骤是考察地点的选取, D正确。 知识点3 示例:某丘陵山地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