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 知识点1 自然灾害及其常见类型 例1-1 (2024·山东济南高一月考)自然灾害冷酷无情,如地震、海啸,随时可能发生, 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损伤。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B A.冰雹砸坏了农田里的西瓜 B.废水污染了河流 C.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 D.泥石流造成道路损坏 【解析】导图分析·知识迁移 (2)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 ①地震灾害 ②旱灾 ③暴雨灾害 ④泥石流 ⑤寒潮灾害 A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 【解析】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旱灾、暴雨灾害、寒潮灾害和台风灾害等。 知识点2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2023湖南卷T11—13 例2-2 (2024·湖南益阳高一期末)2023年10月3日17时21分,在尼泊尔(北纬29.42度,东 经81.04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房屋损 毁,同时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还造成当地一条主要公路交通干线的中断。据此完成 (1)—(2)题。 (1)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地震是地壳缓慢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地面震动的现象 B.该次地震震源浅,造成伤亡大,损失严重 C.该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且烈度大 D.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低 【解析】列表详解·逐项剖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A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地面震动的现象 × B 地震造成的破坏与震源深浅等因素有关,该次地震震源深度约10 千米,震源浅,造成伤亡大,损失严重 √ C 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的破坏强弱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 可以有多个烈度 × D 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 (2)尼泊尔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A.地处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 B.尼泊尔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大 C.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地处亚欧板块,板块内部张裂导致地震发生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泊尔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位于 喜马拉雅地震带,地 壳运动活跃,因此地震多发,A正确,C、D错误;地形特征不是地震多发的影响因 素,B错误。 例2-3 (2024·广西南宁高一期末)深圳河自东 北流向西南,从图示西南部入海。上游为植 被繁茂的丘陵山地,中下游为城市较发达的 平原,河口处易受风暴潮和潮汐的影响。随 着城市发展,深圳出现了市区降雨强度和频 率高于周边地区的现象,洪涝灾害影响城市 发展。下图为深圳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 (1)—(2)题。 (1)图示区域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河段是( ) A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读图可知,①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集水面积大,且城市发达,不透水 下垫面多,地表径流多,加上受风暴潮和潮汐的影响,不易泄洪,故易发生洪涝灾害, A正确;②④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地势较高,集水面积小,不易发生洪涝灾害,B、D 错误;③附近分布有湖泊,湖泊可以削峰补枯,不易发生洪涝灾害,C错误。 (2)深圳河流域内出现市区降雨强度和频率高于城市周边地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市区( ) D A.高层建筑增加,水汽输入量减少 B.绿化水平提高,凝结核数量减少 C.不透水下垫面增加,地表径流增加 D.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对流强度增大 【解析】深圳市区由于人口众多,高层建筑多,产生热量多且不易散热,形成热岛 效应,上升气流旺盛,对流强度大,降水较多,D正确、A错误;与城市周边地区相 比市区的绿化面积较小,B错误;不透水下垫面增加,地表径流增加对于降水影响较 小,C错误。 例2-4 (2024·河北邢台高一期中)我国幅员辽阔,暴雨、 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 人们的正常生产、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