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31519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 江南逢李龟年》(前2首)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4-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10086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课堂,第三,教学设计,核心,同步,新课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等(前2首) 教学设计 峨眉山月歌 【素养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新课导入】 李白,大概是我们最熟悉的诗人了。如果要找一样东西去定义李白,你会找什么? 【了解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夸张,并惯于采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表达感情。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诵读古诗】 播放音频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读懂诗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半轮,半边,半个 影:月影 平羌: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译文:峨眉山顶悬挂着半轮秋月,月影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中。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发:出发 清溪:青溪驿 下:往,到……去,通常指由西往东,由北往南,由上游往下游 译文: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向三峡驶去,很想念你却很难相见,恋恋不舍地到渝州去。 【全文翻译】 1.秋高气爽,峨眉山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特别明朗。2.月影映入江水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 3.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4.诗人思念友人却又看不到,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情思,顺江驶向渝州。 【诗文赏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赏析:第一、二句从“峨眉山月”写起,描绘了月映青衣江的美景,点出了远游的时令———秋天。“入”和“流”两个动词表明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陪伴诗人远行。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赏析:第三、四句记叙了诗人从青溪驿连夜出发驶向三峡的情形,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连用五个地名,造成空间的迅速转换之感,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开一幅千里行旅行图,又让人感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课堂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课后练习】 1.理解性默写。 (1)《峨眉山月歌》中描写峨眉山中月影与江水同流动的妙景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2)《峨眉山月歌》中抒发诗人江行思念友人之情,情深境美,令人陶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2)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 【素养目标】 1能够概括诗人及诗中人物的特点,理解诗意。 2通过“落花”意象及单纯叙事写景等写作手法分析,学生能够说出诗人深刻复杂的思想感情。 3通过赏读内化、填空练习等活动,学生能够熟练背默诗歌。 【了解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被称为“诗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