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32786

1.3种间关系(有解析)——高二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课时优化训练

日期:2025-10-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3015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3种,2019,优化,课时,必修,选择性
  • cover
1.3种间关系———高二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课时优化训练 1.海葵的触手上有刺细胞,可以攻击小鱼,获取食物,但它不能移动,取食范围很小;寄居蟹经常受到天敌的侵害,反抗力较弱,为了生存,它经常背着用来躲避的贝壳,让海葵附着在上面,避免被侵袭,海葵也可以得到较多的食物。那么,海葵和小鱼、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 A.种间竞争、原始合作 B.捕食、原始合作 C.捕食、种间竞争 D.原始合作、种间竞争 2.蚜虫体内栖息着丰富多样的微生物,其中布氏菌是蚜虫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两者的这种关系已持续约1.5亿年。瓢虫和草蛉是蚜虫的天敌,它们可以从蚜虫那获取食物维持生存。下列种间关系中,上述信息未能体现的是( ) A.互利共生 B.种间竞争 C.原始合作 D.捕食 3.种群间的关系有多种形式,如果用“+”表示有利,“-”表示有害,“0”表示既无利又无害,种群间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如下表所示的类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关系类型 种群1 种群2 类型1 - - 类型2 + - 类型3 + + 类型4 0 0 A.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关系属于类型1 B.蛇和鼠、大豆和大豆蚜的关系属于类型2,且鼠和大豆属于“类型2” C.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寄居蟹与海葵均属于类型3 D.山羊和蜜蜂的关系为类型4,这两个种群不会发生任何相互影响 4.下列诗句中描述了群落中捕食和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 A.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以下诗句中涉及的种间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6.图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螟蛉有子,蝶赢负之”体现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①表示 B.图中表示的关系中,一方死亡,对另一方有益的是② C.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③来表示 D.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7.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中的噬菌体 8.在生物学中,常见的模型有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等。下图表示某兴趣小组构建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动物乙是捕食者,动物甲和乙可能还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B.图1中阶段②,动物甲的数量减少导致动物乙的数量增多 C.图2中,m是捕食者种群的K值,阶段Ⅱ对应图1中阶段③ D.图2中,n对应动物甲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最大值,即K值 9.科学家设计了一系列50m×50m的区域以研究更格卢鼠(啮齿类)对其他小型食种子啮齿类动物的影响。将更格卢鼠从一半这样的区域中移走,另一半保持原样。每个区域的围墙上都有能使啮齿类动物自由通过的孔洞:但是,移走更格卢鼠的那一半区域围墙孔洞较小,更格卢鼠不能通过。接下来的三年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啮齿类动物的数目时,若标记物脱落,估算值将偏大 B.捕获的啮齿类动物之间不会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C.该实验的因变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趋势基本同步,有可能是气候变化导致的 D.本实验证明更格卢鼠与其他啮齿类动物发生了种间竞争,并限制了它们种群的大小 10.下图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③来表示 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体现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①表示 C.图中表示的关系中,一方死亡,一定对另一方有益的是② D.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