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36796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学案(原卷版 解析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日期:2024-11-2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0次 大小:148387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第五,中国,差异,导学案,原卷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案) 2024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②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认识并能够初步解释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理解并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等地理界线的意义;能够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区域认知)3.进行野外考察并运用相关资料,说明我国南、北方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关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1.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名称、位置和范围。 任务一: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结合教材P52完成任务一,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气温差异: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 北部的黑龙江长冬短夏,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冻、银装素裹。 2.降水差异: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东南沿海地区湿润的环境下山清水秀;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3.地形地势差异: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位于西部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位于东部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特别提示】 影响环境的自然原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东端—冈底斯山。 (2)内、外流区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脉东端。南段接近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4)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5)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任务二:人类活动差异显著 结合教材教材P3 完成任务二,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① 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② 人口、城市和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③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④ 饮食习惯差异。苏州人、无锡人和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四川、湖北、江西、贵州、重庆等地居民多喜食辣;山西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特别提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广东人喜欢吃夜宵,哈尔滨人一般午后不休息。 任务三:四大地理区域 结合教材“图5.5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完成任务三,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地理差异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的地区。 【特别提示】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及其主导因素: 探究一: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1.读图 5.3“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和图 5.4“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完成西面表格。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或低于0℃) 低于0℃ 高于0℃ 温度带 暖温带、中温带和亚热带 热带和亚热带 年降水量 少于800毫米 高于800毫米 干湿地区 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湿润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典型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 有 无 主要地形类型 平原、高原 山地、丘陵和平原 主要地形区 东北平原、黄土高原 东南丘陵、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