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与内容主旨 (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设计为“长安与罗马: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趋同”本单元第10课中对于中国与西方的居住形式和环境变迁与发展介绍较为细致,因此以长安(西安)和罗马两座城市为典型,作为本单元的线索。第10课叙述古代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的演变过程,通过长安与罗马的比较体现出了中西文化的不同,第11课叙述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产生的问题,长安(西安)与罗马在城市化进程中展现出文化趋同性和文明发展的一致性。(二)单元内容主旨长安与罗马的从村落、城镇到近代以来的城市化经历了漫长的变迁过程,这一过程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趋同。在古代的长安与罗马,伴随着三次社会大分工,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村落的居民定期交换物品,并为了保护财富和人身安全,筑垒设防,形成集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城市出现了。从两地民居建筑的特色、城市建设的突出特点,中西文化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现代化的生活在长安(西安)与罗马渐趋一致,两地也同样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 课标分析 课标内容: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课标解读:课标第一句涵盖了两节课的线索内容,即从古代到近代以来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指向第10课第四小目;第二句指向第10课前三个小目,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第三句指向第11课。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初中统编教材对本节课所涉及到的从原始社会到汉朝、古罗马的主要背景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做了介绍;同时,《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以及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也进一步了深化了这些知识。教材中已学的知识为本节课做了铺垫。本节课的主题内容“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既是经济与社会生活上的内容,从中也体现出文化的内涵,这能为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学习做一定的引导。本课分为“村落的产生”、“集镇的出现”、“城市的产生”、“世界各地的民居”四部分内容,前三部分依照时间顺序,随着农业出现、手工业分化、商业兴盛等促使村镇出现,随着规模的扩大使城市得以产生。最后一部分则是横向介绍了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与前三部分内容以及下一课联结性不强。在本课设计中,将最后一部分民居建筑的点提炼出来,形成“个体民居-村落-集镇-城市”由小到大的线索,也更好地衔接下一课。教材中对于中国与西方的居住形式、环境发展介绍尤为细致,将之提炼,以长安和罗马两座都城为典型,作为本课的线索,拓展知识,也引起学生对人类居住环境变化以及中西方对比产生更为准确的认知。此外,大部分教材内容属于较新的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会涉及到建筑学领域的术语,这需要教师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这方面的知识。本课主题长安与罗马:丝路并蒂,各领风骚内容主旨古代长安与罗马,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各不相同,当地居民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伴随着三次社会大分工,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村落的居民定期交换物品,并为了保护财富和人身安全,筑垒设防,形成集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城市出现了,并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产生了新的影响。长安与罗马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中西文化中的不同点。学生情况分析教学对象:高二学生知识基础:经过初中、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以及选择性必修一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历史学科学习方法,对于本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