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知识点梳理】 工业革命前后生产工具、劳作场所的变化 生产工具:手工劳动(零碎分散)到机器大生产(专业集中) 劳作场所:家庭手工作坊、分散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 到 工厂 工厂制度的特点、影响? 特点: 生产资料集中,劳动力集中,规模大,分工精细,协同合作,大机器生产,严格的规章制度 影响: 经济:促进标准化生产模式诞生,保证产品数量与质量;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劳动潜质,促进早期管理人才出现,获得巨额利润。 政治:促进家庭领域与社会生产领域分化,妇女走出家庭加入社会生产,逐渐提高社会地位。 文化:早期工厂大量雇佣童工,一定程度上阻碍近代基础教育发展。 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积极: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和生产方式,从而推动中国迈向近代化。 消极: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积极:(1)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2)交通运输业的进步,社会的流动性大增 (3)乡村发生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农业机械日益普及,建立大农场 人们的眼界开阔:大量人口从农村移向城市(城市化)。 (4)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观念更为增强 (5)文化素质的提升 问题: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健康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 【巩固提升】 1.1816~1846年,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从43%增至68%,60年代达到97.5%。1828~1836年德累斯顿、卡塞尔、汉诺威和达姆施塔特成立了技术训练机构。1821年柏林技术学院成立,1842年把学制由两年延长为三年;开设算术、几何、数学、化学和矿物学等学科。这反映出德国( ) A.强调初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 B.工人社会地位的普遍提高 C.教育发展迎合了工业革命需要 D.国家统一加速了教育转型 2.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工厂法》,规定不准使用九岁以下的童工。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在19世纪80年代还相继出台《工人阶级住房法》等,进一步解决工人的住房问题。英国此举旨在( ) A.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B.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C.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 D.加强对工厂的科学化管理 3.为研究世界近代史上的某一现象,一学者列举了以下要点:新兴的工业中心、从世界各地获得充足粮食供应、充分供应洁净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该学者研究的这一现象是( ) A.近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B.工业革命与工厂体系的建立 C.近代技术和医学的进步 D.世界联系加强改变社会生活 4.19世纪的美国,社会上崇尚虔诚、顺从、纯洁、持家的“真正的女性”,“女工”是一个贬义词。纺织厂为了大规模雇用女性,在生产与生活中采取一些举措保障女工的权益,工厂代替家庭为女工提供一种父权式“保护”。这从侧面反陕了( ) A.工业化促使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B.工厂制度颠覆传统家庭观念 C.工厂制度推动女性社会角色转变 D.工业化提高女工的社会地位 5.工业革命后,英国及其他地方的农业实现了飞跃性发展,这一发展为城市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从更好的铁制工具到脱粒机,久居乡村的人们从淡变为追求利润。这说明工业革命( ) A.促进了乡村的变革 B.维护了工人和农民的利益 C.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D.给民众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6.一个开埠时曾来过上海的英国植物学家,在1848年重来上海时感叹道:“使我惊异的是江岸的外观,我曾听说上海已经建造了许多英美的洋行,我上次离开中国时,的确有一两家洋行正在建筑;但是现在,在破烂的中国小屋地区,在棉田及坟地上,已经建立起一座规模颇巨的城市了。”据此可推知,当时上海( ) A.商贸发展推动城市化 B.城市功能发生显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