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56473

【核心素养目标】3.《鸿门宴》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12-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29067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语文,高中,统编,PPT,28张
  • cover
(课件网) 3.1 鸿门宴 司马迁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正确认识司马迁的历史观。理解刘邦的任人唯贤,上下团结一心的精神和项羽光明磊落的性格。 激趣导入: 《史记 项羽本纪》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史记 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 背景知识: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在这样的剑拔弩张的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这是刘项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农民起义胜利的果实而展开的一场政治斗争,这是两集团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10岁时,随父亲到长安,开始了对古代文献的研读,并直接受学于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完成《史记》。 7 课文解题 《鸿门宴》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6年。陈涉起义后,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的项梁,项羽叔侄和出身农民又当过亭长的刘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陈涉失败后,项梁等拥立楚怀王之孙,仍号楚怀王。项,刘同为楚怀王所辖的主力军。项梁死,刘项分别战于黄河南北。楚怀王曾与诸将相约,谁先入关,就是关中王.项羽在巨鹿一带消灭秦军主力,刘邦则从黄河以南打进函谷关,攻下咸阳。 故事框架 宴中3-5 宴后6-7 宴前1-2 鸿门宴 无伤告密、范增进言、 项伯泄密、张良献策 刘邦谢罪、项羽设宴、 范增举玦、项庄舞剑、 樊哙救主 沛公逃席、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范增愤骂、沛公除奸 本文写的是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的首次矛盾斗争,是他们以后长达数年斗争的开端。文章通过对“鸿门宴”全过程的描写,揭示了项羽优柔寡断的性格,表现了刘邦善于利用他人性格弱点、善于团结人利用人的特长,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两人斗争的结局。 中心思想 问题研讨 【任务一】 理清故事情节 1.课文第1段写了哪几件事 这些事对故事的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曹无伤告密”,将矛盾挑开,是故事的“开端”;第二件事是“范增进言”,使矛盾进一步激化,使情节迅速发展。 2.课文第2段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这些事对故事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项伯夜访”,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是“张良献策”,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 3.鸿门宴上有哪些惊险而又精彩的情节 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①“刘邦谢罪”,迫于形势,却绝不认错,让人为之捏一把汗;②“范增举玦”,杀机已到,气氛渐紧,千钧系于一发;③“项庄舞剑”,刘邦命悬一线,却节外生枝,气氛又急中有缓;④“樊哙闯帐”,刚刚缓和下来的气氛陡然紧张,而项王不但不怒,反而有敬,实出意外。 4.在文章第5段中,刘邦脱逃之前做了哪些部署 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 5.在鸿门宴上,双方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