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大眼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主题与地位 本单元属于湘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一部分。“大眼睛”这一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观察这一重要的美术学习方法,并且以眼睛为载体,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一年级的美术学习进程中,起到了开启视觉感知与表达大门的关键作用。 (二)教材内容结构 教材内容主要围绕眼睛展开多方面的探索。开篇展示了各种生动形象的大眼睛图片,有动物的眼睛特写、人物不同神情的眼睛等,这些图片色彩丰富、形态各异。随后的课文部分,以简洁易懂的文字引导学生思考眼睛的功能、看到的奇妙世界以及如何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眼睛。教材中还设置了一些简单的小练习和活动,例如让学生画自己印象深刻的眼睛画面,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看到过的独特景象等。 (三)教材特点与育人价值 直观性 教材通过大量精美的图片,给予学生最直接的视觉冲击,符合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眼睛的形态美,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启发性 课文内容和活动设置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眼睛观察,拓展到对艺术表现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情感教育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用眼睛发现世界的美好,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交流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整体设计思路 (一)基于学生认知特点 一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但认知水平有限。因此,本教学设计以趣味导入为起点,通过大量的视觉素材展示、互动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从观察眼睛的外在形态,到深入理解眼睛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最后能够用简单的美术形式表现眼睛。 (二)以美术核心素养为导向 注重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分析作品,提高图像识读能力;通过绘画实践活动锻炼美术表现能力;在评价环节培养审美判断能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独特的眼睛形象,提升创意实践能力;同时,在了解不同文化中眼睛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增强文化理解。 (三)跨学科融合 将美术与科学、语文等学科进行融合。如联系科学知识讲解眼睛的生理结构和视觉原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观察的科学性;结合语文中的故事、儿歌等,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感受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外形特征,认识到不同形态眼睛的差异。 掌握简单的绘画表现方法,如用线条描绘眼睛轮廓、用色彩表现眼睛的神态等,能够创作一幅以眼睛为主题的简单绘画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视频以及实际生活中的眼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视觉感知能力。 在小组讨论、交流分享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经历从观察到想象再到创作的过程,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眼睛的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追求。 激发学生用眼睛观察世界、探索世界的热情,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眼睛的形态、结构和色彩特点,掌握眼睛的基本绘画方法。 培养学生对眼睛所蕴含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和情感的眼睛作品。 引导学生理解眼睛在不同文化和情境中的象征意义,并能够在作品中有所体现。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收集各种与眼睛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包括动物眼睛、人物眼睛特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