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认识通用标识》教学设计 岭南版美术新教材一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趣味性和实践性为核心,旨在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领一年级学生踏入通用标识的奇妙世界。我们期望通过本课程,学生们不仅能初步认识并理解通用标识的重要性,还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识别并遵守这些标识,从而培养其观察生活、关注安全及社会责任感的美术核心素养。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手工制作和角色扮演等,我们力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以“通用标识”为主题,内容紧密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通过讲解、制作、表演和识别四个环节,我们逐步深入,使学生不仅能够识别常见的通用标识,如交通信号灯、禁止吸烟等,还能理解这些标识背后的安全提示和社会意义。同时,通过手工制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然而,他们的注意力易分散,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们注重趣味性、直观性和互动性,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复杂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教学目标(美术核心素养): 图像识读: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出常见的通用标识及其基本含义,提高图像识读能力。 美术表现:通过手工制作,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创作出SOS紧急求救信号或其他创意标识,锻炼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审美判断:在识别不同国际组织标识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对标识设计美感的初步认识,提升审美素养。 创意实践:在表演和创作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常见通用标识的意义,提高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通用标识的理解,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趣味导入:播放一段包含多种通用标识(如交通信号灯、禁止吸烟等)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每个标识的含义。 师生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红色的圆圈里画着一个斜杠是什么意思吗?”(指向禁止吸烟标识) 生:“这是禁止吸烟的意思!” 师:“真棒!那你们知道这个绿色的灯亮起时,我们可以做什么吗?”(指向交通信号灯中的绿灯) 生:“可以过马路!” 通过这样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活动一:讲一讲 内容:介绍担心落水标识、残疾人标识和红十字会标识,通过故事或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这些标识背后的安全提示和社会关爱。 互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标识的理解或相关经历。 师生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蓝色的标识上画着一个人掉进水里是什么意思吗?”(展示担心落水标识) 生:“这是提醒我们不要靠近水边,以免发生危险。” 师:“很好!那如果遇到有人落水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立即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 通过这样的互动,加深学生对标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活动二:做一做 材料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用提供的材料制作SOS紧急求救信号。可以是简单的图形组合,也可以是创意性的设计。 分享:展示学生作品,鼓励大家相互欣赏和学习。 师生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SOS是什么意思吗?” 生:“是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 师:“没错!那我们现在就来动手制作一个SOS紧急求救信号吧!你们可以用这些彩色纸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