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64218

4.6 跨学科实践: 眼睛 教案(教科版)

日期:2024-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87831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跨学科,实践,眼睛,教案,教科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第四章 光的世界 4.6 跨学科实践:眼睛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 (2)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科学思维 2.科学思维 创新实验方式。 3.科学实验 (1)动手自制照相机,认识照相机的原理。 (2)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了解眼睛看见物体的原理。 4.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教学重点 眼睛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 认识近视眼 教学方法 实验法和讲授法 教学用具 光具座、蜡烛、近视眼镜、老花镜、火柴、照相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你从外界接收的大部分信息来自视觉。近年来,青少年视力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与宣传,刻不容缓。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加入“护眼行动”中吧! 课题 设计一个“护眼行动”的宣传方案 我们将完成以下任务: 1.认识眼睛的结构,探究眼睛成像的原理。 2.探究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 3.了解怎样预防近视,怎样矫正近视眼。最后,以电子海报、演示文稿、情景剧、创新实验等形式将你设计的宣传方案与大家分享。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 (一)认识眼睛 眼睛就是一部活的照相机。观察你自制的照相机,说说它是怎样工作的。 自制的照相机虽然简单,却说明了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原理:物距大于2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在我们的眼睛里也有类似透镜的组织———角膜和晶状体,能把来自我们眼前物体的光会聚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角膜和晶状体———凸透镜 视网膜———底片 原理:物体通过角膜和晶状体,清晰地成倒立缩小的像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上有130多万个视觉细胞,它们把感受到的光的信息通过视神经脑的神经传递给大脑,这些信息被大脑处理后,就看到了一个正立的物体。 自制照相机的镜头是可以前后移动的,以便使像能清晰地成在底片上。但是,人眼的视网膜和晶状体的位置是固定的(如图所示 )。对于人眼系统,在物距变化时,怎样才能保证像距不变,仍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呢 我们的眼睛有一套精巧的变焦系统,眼睛里的睫状肌牵拉晶状体,会改变晶状体的形状。这样,当你登山远眺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使远处的风景清晰地映在你的视网膜上;当你看书写字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使文字的像也恰好落在你的视网膜上(如图所示 )。 远眺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使远处的风景清晰地映在你的视网膜上;当你看书写字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使文字的像也恰好落在你的视网膜上(如图所示 )。 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焦距有一定限度。正常眼睛可以成像的最远点称为远点;最近点称为近点,距眼睛约为10cm~20cm。正常人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称为明视距离。 (二)探究近视眼的成因 我们接收的外界信息,主要通过眼睛。眼睛近视是件很苦恼的事。如果不戴眼镜,那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 nearsightedness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实验探究 模拟近视眼 如图所示,把凸透镜看作是近视眼的晶状体。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相当于给眼睛戴上了近视眼镜。 材料◆近视眼镜 凸透镜 光屏 蜡烛 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相当于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有什么变化?这时屏,上的像就是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到的物体的情形。 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相当于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光屏在75刻度处,图像情形)。 再移动光屏的位置,使像变清晰,标出光屏的位置,这表示近视眼实际成像的位置。 想一想,为什么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会模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