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67231

第16课 驱遣我们的想象 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4-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115501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九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16、驱遣我们的想象 作者:叶圣陶 看到雪,你会想到什么? 看到桃花,你会想到什么? 那么,阅读文章,欣赏文艺作品时,你是如何驱遣想象力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让著名的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告诉你如何驱遣想象。 解题 驱遣我们的想象 可以理解为“展开我们丰富的想象”。 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作家、艺术家用以概括现实生活、创造典型形象的方法,就是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生活材料,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某种生活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整合、虚构(想象),在艺术加工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知人论世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代表作: 长篇小说《倪焕之》 童话集《稻草人》 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 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 写作背景 叶圣陶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大家看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欣赏文艺作品,他提出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回归作品的意境,并作下文章。 生字词 驱遣( ) 歌谣( ) 桥堍( ) 契合( ) 炊烟( ) 一缕( ) 旷远( ) 怅然( ) 鉴赏( ) 阻障( ) 萌生( ) 躲避( ) 海啸( ) 苟安( ) 拘泥( ) qiǎn yáo tù qì chuī lǚ kuàng chàng jiàn zhàng méng bì xiào gǒu nì 整体感知 一、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①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②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③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④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二、综合上述观点,结合文题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所表达的中心观点。 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三、划分层次,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1~4段):主体论述前的知识铺垫环节,指出文艺的由来、文艺与文字的关系。 第二部分(第5~13段):举一诗一文的例子,指出驱遣想象力对文学作品鉴赏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第14段):结尾点题,进一步强调文艺鉴赏的目的和方法,指出驱遣我们的想象力是文学鉴赏的重要途径。 第一部分(1-4) 一、第一部分各段落分别叙述了什么内容? 1、指出文艺的由来 2、指出文字的作用及文字与文艺的关系 3、对文艺下定义 4、指出文艺的实质就是文字的集合体 二、作者要论述的是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开篇会大篇幅地论述作者、读者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让读者认识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这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第一部分(5-13) 一、阅读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