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46810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4.3 角 教案(2)

日期:2024-06-12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156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丰富对角的大小关系的认识,会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21教育网 (2)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借助三角板拼出不同度数的角,认识角的平分线,会画角的平分线. (3)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认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2学情分析 同学们对新知识开始充满好奇,角与角的大小 在小学已经接触过,但对于角的知识进一步深化恐怕少部分同学有一定困难,通过动手操作画图、拼图的数学活动过程来激发同学们学习热情.2·1·c·n·j·y 3重点难点 1.重点:比较角的大小,认识角的大小关系,分析角的和差关系,认识角平分线及画角平分线是本节课的重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难点:认识复杂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比较 两个角的大小是难点.关键是从动手操作过程中,认识角的大小关系,认识角的和差关系及认识角平分线,是学好本节课知识的关键.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角与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利用ppt课件展示两把扇子,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如右图所示) 1.提出问题:比较图中线段AB、BC、CD的长短. 学生互动:回顾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小组交流,得出适当的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教师互动: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并演示用圆规比较AB、BC、CD三条线段长短的过程,并写出结论:AB>AC>BC.21·cn·jy·com 2.提出问题: 怎样比较图中∠A、∠B、∠C的大小?(度量法ppt课件) 学生互动:小组交流比较方法,得出结论:可用量角器先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师讲评:(1)肯定评价学生提出的方法, 并动手测量度数,比较它们的大小,板书结论:∠C>∠B>∠A.(2)启发引导学生,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也可以把它们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 二、新授 1.提出问题: 如何用叠合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学生活动:进行小组交流讨 论,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在透明纸上画一个角,然后剪下这个角,并与小组中其它同学所画的角进行比较后归纳出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然后观看多媒体演示角的比较过程.21·世纪*教育网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学生进行角的比较活 动过程,在黑板上演示角的比较过程:把一个角移到另一个角上,顶点与一条边重合;两个角的另一边都在重合边的同侧.观察这两边的位置关系,就能得出两个角的大小关系. 注:讲解过程应强调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角的比较的操作过程. 完成ppt课件的练习题(略) 注:教师在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时,应对较好的方法给予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探索. 2.认识角的和差. 教师活动:讲解观察中的问题,给出图中各角之间的和差关系.(如下图) ∠AOC=∠AOB+∠BOC, ∠AOB=∠AOC-∠BOC. 提出问题:∠AOC-∠AOB=_____. 3.动手操作:用三角板拼出特殊角,完成课本第130页B组9的问题.(同时对余角、补角的定义进行讲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活动:每个学生都用三角板进行尝试拼出15°、75°的角,并讲出其中的理由. 提出问题:利用一副三角板还能拼出多少度的角?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后说出这些角的度数,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结论,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补充. 4.认识角的平分线.(ppt课件展示) 教师活动:在透明纸上画一个角,沿着顶点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 学生活动:观察老师演示过程,并思考下面问题.(如下图) 提出问题:∠AOC被折痕OB分成的两个角有什么关系? 在图中,射线OB把∠AOC分成相 等的两个角,即∠AOB=∠BOC,∠AOC与∠AOC和∠BOC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怎样用式子来表示?射线OB叫做什么?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