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7114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0—16课 复习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5-10-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57184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七年级,下册,历史,16课,复习,课件
  • cover
课件37张PPT。温故而知新1.科举制出现和完善的时间:___,科目:____ 2.作用(1)____,(2)____,(3)_____3.精神风貌特点:_____;雕刻艺术宝库_____。4.唐朝派军扫平_____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在唐朝_____的感召下,西北各部少数民族尊称_____为“_____”。 5.吐蕃是今天____的祖先。唐太宗把____嫁给_____。 6.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1)促进____(2)奠定_____。7.东渡日本的是_____,西游天竺的是_____。8.( ),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____、____等地都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_____》。9.____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___第一次把火药配方记录。10.唐朝著名诗人写出两位及作品:__、__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第10课 辽、北宋、西夏建立政权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辽北宋西夏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960年汉族赵匡胤汴京1038年党项族元昊兴庆(东京)一、 辽、北宋、西夏建立2、澶渊之盟签订的时间、签约双方、内容、影响: (1)时间:1005年 (2)签约双方:北宋与辽 (3)内容: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币,称为“岁币”。 (4)影响:①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榷场),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二、北宋与辽的关系:1、澶州之战: (1)时间: (2)双方: (3)结果:1004年北宋胜利,签订澶渊之盟北宋和辽2、宋夏议和的内容、影响: (1)内容: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娟、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2)影响:西夏和北宋的边境贸易,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三、北宋与西夏的关系:1、宋夏议和: (1)时间: (2)双方: 1044年北宋和西夏辽、西夏、金与北宋 形势图 辽 916年 耶律阿保机契丹族1038年 元昊 党项族北宋、960年 赵匡胤1115年、完颜阿骨打、女真族辽、西夏、金与北宋 形势图靖康之变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3、北宋与金的关系: 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并掠走宫廷仪仗、天下府州图、典籍、天文仪器、乐器以及大批珍宝器物,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一、北宋与金:1、金的建立: (1)时间: (2)人物: (3)都城: 1115年阿骨打会宁2、金与辽关系: 1125年,辽天祚帝做了金军的俘虏,辽亡(2)1127年,靖康之变(1)1126年,东京保卫战,4、靖康之变的内容: 一、南宋与金:1、南宋的建立: (1)时间: (2)人物: (3)都城: 1127年赵构临安2、南宋抗金: (1)岳飞组织岳家军;(2)郾城大捷:1140年(3)影响:有效遏制金统治发动的掠夺战争,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岳飞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3.宋金和议的时间、签约双方、内容、影响?(1)时间:1141年 (2)签约双方:南宋和金 (3)内容: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 (3)影响: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分界线:淮水———大散关)三.金朝改变女真习俗的原因、内容、影响?1、原因:为了适应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管理。 2、内容:(1)政治:改革官制,建立中央集权行政机构;(2)经济:发展农业,推动手工业;(3)生活习俗:和汉族通婚,向汉族靠拢。 2、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汉化过程。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辽北宋金南宋西夏西夏 (1) 年,发生了“ ”之变,北宋灭亡。 (2)同年, 在南京称帝,定都 ,史称南宋。 (3) 年, 称帝,建立金政权。 (4)1140年,岳飞率 军取得了 大捷。知识巩固1127 靖康 赵构临安1115阿骨打 岳家 郾城 第12课:经济发展和重心南移一.经济重心南移: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