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同步练习 1.“春秋五霸”中称霸最早的是(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2.“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实际上反映了( ) A.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B.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斗争 C.周王室与诸候王之间的斗争 D.奴隶、平民与奴隶主的斗争 3.周平王东迁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有( ) ①各诸侯纷争不断 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③华夏族发展壮大 ④各民族进一步交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中国古代在春秋以前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从春秋末期开始出现了大型水利工程,至战国出现了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高潮。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铁制工具的使用 B.社会局面的稳定 C.水利技术的提高 D.小农经济的发展 5.战国时期思想学派的起源和流行具有地域特征,如图是战国时期思想学派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学派的主张与图中地域代号对应正确的是(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6.在战国时期“王道既做,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历史现象是( ) A.周公作礼乐 B.孔子办私学 C.百家争鸣 D.始皇焚诗书 7.战国时期,七国君主都标榜是黄帝的后裔: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禹的后代;鲜卑族拓跋部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政权后,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后裔。据此可知 ( ) A.民族关系趋于平等 B尊祖敬宗思想推广 C.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D.华夏认同观念强化 8.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某诸侯国大夫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观察右图,指出此诸侯国是( ) A. ① B.② C.③ D.④ 9.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开始全面整顿郡国土地并着手编制户籍,史称“版籍”、“版图”。“版籍”、“版图”的出现( ) A.加重了农民负担 B.便利了赋税征收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确立了土地私有 10.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几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货币体系:黄河中游流通的“布币”,东方齐国的“刀币”,南方楚国的蚁鼻钱。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原各国经济相对发达 B.大型中心城市涌现 C.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D.工商业主富比王侯 11.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 ( ) A.推广精耕细作 B.推动社会转型 C.抑制土地兼并 D.改变地租形式 12.春秋时期,大国打出“尊王”的旗帜争夺霸主地位,挟天子以号令其他诸候;战国时期,诸侯不再尊崇周天子,自行称王并互相攻伐兼并。这反映出当时( ) A.中央集权日趋瓦解 B.统一趋势逐渐增强 C.贵族政治已经崩溃 D.宗法体系受到冲击 13.对于魏、齐等大国的君主,孟子劝之以仁政;对于滕、宋等小国的君主,孟子仍认为只要推行仁政,便可无敌于天下。孟子“仁者无敌”的主张( ) A.指出了当时富国强兵的途径 B.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C.总结了各国治国理政的经验 D.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现实追求 14.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一家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秦统一六国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一规定( )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 B.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 D.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15. 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开篇第一句是:“元年春,王正月。”“王”即周天子。对孔子这样的书写,理解正确的是( ) A.诸侯国大多认可周天子统一纪年 B.表达了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 C.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 D.反映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16.问题探究 商鞅由魏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