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73897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中职历史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

日期:2025-05-09 科目:历史 类型: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3727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高教,历史,中职,解析,答案
  • cover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同步练习 1.新石器时代的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使用打制石器 B.大量使用陶器 C.经营原始农业 D.过着定居生活 2.下图是1975年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海峪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此杯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为泥质黑陶,器表乌黑光亮,胎壁薄如蛋壳。该陶器最有可能属于( ) 仰韶文化 B.红山文化 C.龙山文化 D.良渚文化 3.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年。由此可知,考古界划定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 A.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 B.氏族部落的发展程度 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 D.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 4.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外来文明,源于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技术,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都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之中。材料所体现中华文明的发展特点是( ) A.多元一体 B.长期生长绵延不断 C.兼容并蓄 D.始终处于世界核心 5.在距今10000至8000年间,中国早期农业已形成了以水稻为代表的南方水田农业, 以及以粟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两大系统。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特色的主要原因是( ) A.饮食习惯的不同 B.自然条件的差异 C.耕作技术的区别 D.经济水平的高低 6.西周宗法制下,维系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 ) A.地域关系 B.血缘关系 C.信仰关系 D.财产关系 7.春秋早期,晋昭侯(大宗)与曲沃桓叔(小宗)之间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曲沃小宗取代晋侯大宗,夺得晋国正统地位,史称“曲沃代晋”。这一事件破坏了( ) A.礼乐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8.《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说明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是( ) A.与分封制度互为表里 B.以嫡庶确定继承关系 C.小宗应服从大宗领导 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9.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灵 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以占卜决定国家事务 D.祖先崇拜信仰流行 10.大约1万年前,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人类逐渐由适应自然转向改造自然,在生产工具方面,各种金属工具的使用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此后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由此可知( ) A.农业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分工 B.农业是文明出现的最重要特征 C.文明进步源于生产力的发展 D.人类社会历史起源于阶级分化 11.下图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中国早期人类遗址分布广泛 B.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出现 C.打磨是制作石器的主要方法 D.部落联盟间的战争非常频繁 12.“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 A.已会制作石器和骨器 B.掌握了人工取火方法 C.开始从事原始畜牧业 D.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13.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紂,八百载,最长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在商朝灭后向周朝投降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具有优秀的才能和人品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是建周的功臣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14.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目前,对这一记述最早的实物见证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见下图)是 ( ) 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何尊 D.毛公鼎 15.左丘明在《春秋左氏传》中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