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我们生存的家园 课型 品德养成课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核心素养 本课时对应的核心素养是“责任意识”、“道德修养”。 “责任意识”是指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具体而言属“担当精神”部分,对应《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中“热爱自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本课时内容要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责任,要树立环保意识,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 “道德修养”是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对应课标中的“保护环境”。 二、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部分学段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责任意识第四条“热爱并尊重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初步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学业质量里的(二)学业质量描述第三段(5~6年级)部分第二自然段里“能够讲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就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三、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1)“热爱并尊重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初步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指学生知晓可持续发展理念,能说出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知识性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 (2)“能够讲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就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是指学生要懂得珍爱地球,具有环境忧患意识,知晓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树立环境责任意识,并落实在行为上。 2.学到什么程度 (1)“热爱并尊重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初步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初步了解”是表示学习行为的动词,表示了学习的程度,学生要知晓可持续发展理念,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 (2)“能够讲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就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是行为的最终结果,是指学生既要懂得珍爱地球,树立环境责任意识,知晓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又落实在环保行为上。 3.学生怎么学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通过探究学习活动、交流讨论、行为判断等,在具体情境中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在生活中做到反思、指导自身的环保行为。 教材分析 单元角度分析: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共有两课内容,第四课和第五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是的第四课。本课主要介绍了我们生存的地球--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为人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资源等,可我们人类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却没有珍惜。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通过对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认识与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这是我们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本课一共有三个框题,分别是“我们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和“我们共同的责任”,计划三课时。 课时角度分析: 《我们生存的家园》是本课的第一课时,侧重从环境认知的“知”角度予以展开,其核心内容是突出地球作为人类生存的家园的唯一性,从正面呈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与另外两课时一起形成由“知”到“行”的逐层递进逻辑关系。 《我们生存的家园》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让学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萌发感恩与保护地球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懂得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单元到课时的框架图 学情分析 地球作为人类生存的家园,六年级学生对它并不陌生,对地球已有了初步的认知,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由“知”到“行”,还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唤起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意识。在课前学情调查问卷中,我发现80%的学生对于诸如“地球为人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