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77541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随堂测试(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240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答案,测试,随堂,必修,选择性,人教
  • cover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体现的原则,包括( )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团结 ③共同繁荣 ④互相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3.我国最早提出的、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外交政策或原则是( ) A.一边倒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坚持的原则是( ) A.民族自由、民族平等和共同繁荣 B.民族自由、民族独立和共同发展 C.民族自治、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5.我国的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自治机关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并要积极完成国家的各项任务,又行使自治权。这表明( ) A.民族区域自治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B.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享有高度自治权 C.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 D.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自治 6.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22个配套性文件或规章,四川、海南、重庆等省市出台了13个贯彻自治法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137个自治条例、510个单行条例、75个变通和补充规定。这体现了( ) 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实现 B.国家法律的社会主义原则 C.各级政府重视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建立 7.2021年,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吴英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西藏自治区成立7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321.5倍,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西藏的繁荣发展主要得益于( ) A.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实施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早确立 C.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D.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 8.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明确载入宪法,此后历次宪法修正都坚持实行这一制度。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 ) A.有充分的法律保障 B.和谐了民族关系 C.促进了法制化建设 D.发展了民族经济 9.据统计,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仅7600余人,到2006年底,西藏全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达62211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69.36%。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推动了民族平等的实现 C.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 D.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10.2018年,《人民日报》开设“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专栏,带我们一起领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历史性变化和全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这说明( ) A.政治协商制度调动各方积极性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民主 C.“一国两制”符合港澳台实际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 11.周恩来曾说:“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这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团结平等的历史传统 B.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C.民族居住交融的现实国情 D.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12.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