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81498

3 短诗五首 课件

日期:2024-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6673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短诗,五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3 短诗五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月 夜 沈尹默 新课导入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了白话诗九首,这九首诗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沈尹默作为北大知名教授,他发表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有人说,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它到底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初读诗歌,描绘画面 自由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 月 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深秋的夜晚,明月高照,寒风呼啸,“我”与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站立,没有依靠。 结合背景,分析意象 1917年的中国,虽然经过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王朝,但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广大群众并没有真正觉醒,我们的民族仍旧封建愚昧、闭塞保守。此时,唤起民众的自由思想和个性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沈尹默所在的北京大学,就是这种新思想的摇篮;他所参与创办的《新青年》,是当时提倡、推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而新诗的出现,正是当时的人们追求“科学”与“民主”,追求个体的觉醒,追求思想解放、个性独立的象征。 分析意象 “霜风”与“月光”以及“我”与“顶高的树”这两组意象的关系是什么? “霜风”呼啸,“明月”高照,这一组意象的对比,象征在黑暗年代里萧森的、等待变革的社会环境。 “我”与“顶高的树”这一组意象,“我”既指诗人自己,也泛指拥有独立精神和自我意识的新青年;“顶高的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它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象征诗人的自强自立。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五四运动”前夕一代青年的个性觉醒,以及追求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的意识。 再读诗歌,感受韵味 月 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每一行的词尾“着”应当轻读,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并排”“没有”两个词应当重读,体现出诗人对独立自由的渴望。 说说这首诗“美”在何处。 (1)韵律美。全诗每句均以虚词“着”结尾,形成统一的结构韵律,构成反复,并通过第三、四句句式的长短变化,使诗歌节奏起伏,读来错落有致。 (2)意境美。全诗只有四行,却清晰地勾勒出一幅“月夜”场景:霜风、月光、高树与“我”,共同构筑了“月夜”的存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物象组合,透露出“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诗意,意象的朦胧感增加了这首诗的韵味。 板书设计 月夜 树:古老的观念 并排立着:思想并立 没有靠着:追求独立 追求独立自由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1950),中国现代诗人、翻译家。1927年发表成名作《雨巷》,传诵一时,由此获得“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著名诗篇。 创作背景 萧红(1911—1942),中国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老家在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另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见面,却是一见如故。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