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8296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教案)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

日期:2025-05-0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52次 大小:1942368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教案,艺版,一年级,音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教材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作于 1935年。原为影片 《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这首歌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仍然不断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勇前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的歌词是一首激昂奋进的散文式自由体新词,句子长短不一。歌曲从前奏开始,引出后半拍的急切呐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当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曲作者用突然休止造成种特有的紧迫感,在休止后更突出了“最危险的时候”,紧接着引出人们被迫发出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在三次情绪递增的激昂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次出现,它像一阵嘹亮的冲锋号声,激励着无数战士和爱国同胞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前进。结尾时反复强调“前进”两字,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战斗步伐,表现了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前赴后继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地演唱《国歌》。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2、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 4、通过学习三连音、重音记号等音乐记号,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三连音节奏”和“弱起节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今天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小段音乐,你来听一听这个旋律你觉得熟悉吗? 生:国歌 师:看来大家都对我们的国歌的旋律非常熟悉,那么刚刚我们听到的就是国歌的前奏部分,我们的国歌又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天来学习这首我们很熟悉的歌曲。 师:接下来老师来考考你们,大家知道了国歌,那你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徽、国旗是什么样的吗? 【展示国徽、国旗、国歌】 师: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呢? 【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国歌的作者,前奏等活动,为下面学习歌曲奠定基础和情感的铺垫)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使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期间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使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国歌》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 二、讲授新课 师:在之前的演唱中,大家可能关注歌曲更多一些,那么你有注意过歌曲的前奏吗?我们再次来聆听,你觉得这种声音像哪种乐器演奏的呢? 【出示选项】 生:聆听并回答-小号 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的前奏部分,演奏的乐器是———小号,那么大家了解在战场中小号的作用吗? 生:冲锋等 师:小号声音嘹亮、清脆、高亢演奏时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常被用作进攻、集结等指令。所以在我们的国歌中运用到小号这个乐器,接下来跟随音乐哼唱前奏,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好像越来越激动等。 师:看来大家通过哼唱都能感受到,前奏好像在号召人民起来战斗,为什么音乐会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呢?你注意到这个音乐符号了吗?你认识这个音乐记号吗? 师:三个音符用连音线连接起来,变成了三连音 师:接下来让我们从同学们的姓名开始,认识三连音大家跟随老师来念一念。 【练习节奏+名字节奏创编+三连音讲解】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念名字让学生体会三连音的感觉,为后续歌曲学习打下基础。) 师:观察歌谱,歌曲中哪里还有三连音?将它们找出来并唱一唱吧! 师:你觉得三连音还像我们生活的什么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