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85760

九上13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4-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108991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九上,湖心亭,看雪,课件,3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明代汪珂玉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而清代文人张岱就是这样一位领略山水之绝的人。下面让我们欣赏他用清新淡雅的笔触写出的雪后西湖的奇景。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朝灭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作者简介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中间,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边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知识链接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大举南下。张岱避居浙江剡溪山。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风月繁华、故国往事,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背景简介 拏( ) 更定( ) 毳衣( ) 雾凇( ) 一芥( ) 喃喃( ) 铺毡( ) 强饮( ) 崇祯( ) 沆砀( ) 更有此人( ) ná ɡēnɡ cuì sōnɡ jiè nán zhān qiǎnɡ chónɡ zhēn hànɡ dànɡ ɡènɡ 读准字音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第一人称代词,“我” 都 消失 这 鸟兽的细毛 读懂文意 全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哪能 还 尽力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在此地客居 船夫 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读懂文意 第一部分(1):交代了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和赏雪的具体经过。 第二部分(2):写湖心亭奇遇。 文本感知 试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文本感知 1.听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和节奏。 2.找出最能概括作者形象的一个字。 读课文 文本感知 一、咬文嚼字论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更 文本研读 2.从“独往湖心亭看雪”,你可以看出张岱怎样的个性? 孤寂而又与众不同(有点痴)。 痴行 文本研读 二、身临其境赏 文本研读 文本研读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极言人间景物之小,让人感慨天地苍茫,浑然一体,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短短几句,便实现了大与小,远与近,虚与实,物与人的融合。游动的视角与静默的山水在瞬间成为一种永恒,一种不忍惊动,不容打扰的永恒。 文本研读 文画结合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不事雕琢,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概括,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宛如中国画的写意山水。 文本研读 文本研读 (1)这段写西湖景的文字有何特色?(研讨与练习一第1小题。) 用词恰当,简练自然 (2)何谓白描? (3)你能读出“而已”两个字的感情吗? 二、身临其境赏 痴景 白描:是一种描写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