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8982

第2课 贞观之治 说课课件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9300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课,贞观,之治,课件
  • cover
课件36张PPT。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 说课课件一、教学过程 二、板书设计 三、设计反思第一环节:课前预习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第三环节:课堂梳理 第四环节:课堂检测达标 课前先组织学生预习,在较短的时间自学课文,通过简单的填空题让学生先对课文基础知识有所了解。 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 。唐朝建立后不久,李世民发动了 做了皇帝,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唐太宗任人唯贤,重视纳谏,他任命富有谋略的 和善断大事的 为相,人称 ,重用敢于直言的 和能征善战的大将李勣、李靖等。 唐初沿用隋朝的 ,贞观年间,增加 人数,合并 ,大力精减机构,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自主学习预读课本P6—10,完成下列填空题 唐朝科举常设的科目是 和 。明经科主要是考试 ,进士科主要考试 ,难度很大,是做官的主要途径。 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渐强盛,史称 。 紧接着采用创设情境法,导入新课。 展示最近热播的隋唐时期历史剧剧照设计意图:利用电视剧剧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然后让学生回忆秦朝与隋朝的异同点,指出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暴政统治,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然后导入唐朝的建立。设计意图:采用承前启后的导入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认识到:隋末的暴力统治,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激发,爆发了农民起义,隋朝灭亡。第一环节:课前预习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第三环节:课堂梳理 第四环节:课堂检测达标设计意图:以上三个问题的设置,层层递进,忠实于课本,既使学生掌握唐朝建立的经过及唐太宗继承王位的过程,又让学生思考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中取得成功的原因。探 究 一①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唐朝是如何建立的? ②唐太宗是如何让当上皇帝的? ③“玄武门之变”是怎么回事?你对此有何看法?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探究二将本课的部分内容加以整合,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几个层面归纳、理解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政策探 究 二①唐太宗为什么要“轻徭薄赋”?主要措施有哪些?起到了什么作用? ②唐太宗为什么能“知人善任,重视纳谏”?表现在哪些地方? ③唐太宗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有何作用? ④科举制是什么时候创立的?唐朝科举制的常设课和考试内容各是什么?你能说出它有什么作用吗? 唐朝雨中耕作图杜 如 晦“房谋 杜断”魏征程 咬 金李 靖长 孙 无 忌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虚心纳谏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唐太宗皇帝中书省(起草政令)尚书省(行政实施)门下省(负责审核)吏部户部刑部礼部兵部工部三省六部示意图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喜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中矣!”。探 究 三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引导学生总结“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评价历史人物要把历史人物放回到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带有个人的感彩,要着重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①什么是“贞观之治”?这一盛事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②你怎样评价唐太宗?第一环节:课前预习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第三环节:课堂梳理 第四环节:课堂检测达标 在学生通过自己学,师生探究交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再对本课知识进行小结、梳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知识的框架,掌握知识。 小结李渊建立唐朝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轻徭薄赋知人善任 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第一环节:课前预习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第三环节:课堂梳理 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