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 职普融通部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 一、单选题(每题3分,48分) 1.断例(经国家机关认可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判例分类汇编)的产生与判例法的完备和发展是法律制度的重要特色。下列有关中西方判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清朝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B.中国判例法有利于实现司法公平 C.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D.英国在罗马法的基础上创立先例 2.明士大夫湛若水,致仕(官员退休)还乡后推广《沙堤乡约》。乡约仪式主体包括“宣圣训”和“读乡约”,引用《大明律》解释圣谕,强调“尚礼义、恤患难、立臧否(邻里相互劝诫制止恶习)、行保甲、躬巡省”。这说明,明代乡约( ) ①重视教化,加强基层治理②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③彰善纠恶,维护乡村秩序④监督政府,进行巡查督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近代警察制度初建,有文章说:“循整齐画一之政治,规模秩然,有道不拾遗之风。”但是,文章举例说,“今春间有荣禄之侄为直隶候补道者,其仆某与人斗于道,警察弹压之。仆不服,与警察兵斗,为所捕。……诣督署力责直督严办该兵。直督皇恐谢罪,卒命将警察兵数名枷号,以儆其余,置该仆不问”。材料说明( ) A.警察制度确保了治安状况 B.警察制度滋生腐败黑暗 C.近代警察初设制度不完善 D.新政为贵族权势所把握 4.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这说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体现了( ) A.对民主和人权的追求 B.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C.对共和制政体的实践 D.君主立宪制的构建进程 5.12世纪中叶,英王亨利二世为加强王权而实行军事改革,允许一部分骑士交纳代役钱(即盾牌钱),以免除每年对国王负担的40天军役。国王用此项收入招募常备雇佣军,从而减少国王在军事上对服役者的依赖。骑士渐渐成为专营农牧业的小地主。这一现象( ) A.促进了民族国家的产生 B.有利于封君封臣制度的发展 C.反映了封建关系的变革 D.激化王权与教会势力的矛盾 6.先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位即有俸禄。秦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制度;爵级代表贵族身份并维持整治忠诚;禄秩则用于录人用事,按劳取酬,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 A.官僚政治制度还未确立 B.贵族政治的观念仍存在 C.封建等级制度趋于崩溃 D.选官用人制度日趋成熟 7.《大宪章》第39条规定,非经法庭的佥判和法律定罪,国王不得逮捕、关押和剥夺任何自由人;不能宣布自由人不受法律保护,也不能用任何方式迫害自由人。这表明《大宪章》( ) A.对王权有制约作用 B.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C.完善官员监察机制 D.明确以法治国原则 8.古代雅典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并不是通过选举代表而产生的代议制机构,而是由全体公民组成的政治统治机构。凡是享有公民身份的雅典人都可以甚至都必须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公民大会对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表决。这体现了古代雅典( ) A.重视维护公民利益 B.具有直接民主色彩 C.贯彻城邦至上原则 D.实行权力分立制约 9.两汉时期,官吏将救灾济荒视为官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执行荒政时偶有假托诏书的行为,若其出发点是救民于苦难的,帝王在不违背法律精神的前提下,可以不追究、处罚他们,甚至给予一定的薄赏。这一现象表明,汉代( ) A.国家治理具有灵活性 B.官僚政治逐渐走向成熟 C.专制皇权受到了冲击 D.黄老思想指导司法行政 10.有学者认为,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的法律观念在中世纪发生了从世俗主义、理性主义向信仰主义的一系列转型。在观察社会政治法律问题的出发点上,用上帝代替人类,用信仰统辖理性;在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