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98324

教科版科学五下第四单元《热》知识清单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46次 大小:6384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科,科学,五下,第四,单元,知识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第四单元《热》知识清单 一、基础知识 (一)温度与水的变化 1.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0℃时开始结冰,形态由液态变成固态。 3.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0℃时沸腾。水的沸腾过程跟热量有关,停止加热后,水的温度会下降,不再沸腾。 4.水的蒸发和水蒸气的凝结与水的温度有关。 5.水蒸发得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温度越低,水蒸发越慢。 6.水蒸发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释放热量,凝结成冰。 7.水的凝结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 8.日落以后地面及近地面层空气冷却,温度降低。若温度在0℃以上,水汽凝结就形成了露;若温度在0℃以下,就会形成霜。 9.热量变化导致温度变化。 (二)热传递的方向 1.热量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向温度较低的物体。 2.热量从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物体温度较低的部分。 3.最终二者的温度相同,相互之间热量不再传递,趋向于热平衡。 4.测量物体的温度通常使用温度计,生活中还能有更多感知温度的方法,比如使用感温纸带、感温粉末…… (三)热传递的方式 1.热传递由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传导: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一个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固体)。 3.热对流:热量由高温流体转移到低温流体的现象。(液体、气体)。 4.热辐射: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热量的过程。 5.离热源或者加热点越近,热传递所需的时间越短。 6.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递热。 (四)热传递的快慢 1.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 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3.不同金属的传热快慢不同,铜、铝、铁三种金属相比较,铜最快,铝第二,铁最慢。 4.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慢。 (五)制作保温杯 1.同样多、温度相同的热水凉得由快到慢的顺序:不锈钢杯>塑料杯>陶瓷杯。 2.保温杯可以减缓杯内物体的温度上升或下降。 3.保温瓶之所以能保温,是因为从三个方面减慢了热传递: 瓶口小并加木塞,它能减少热传导和热对流。 瓶身的夹层变成真空,这样能防止热传导与热对流。 瓶内壁镀银反光,这样做可以减少热辐射。 二、识图 1.分别画出图中热水或热空气、冷空气、冷水或热水的运动方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