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99738

2.4 活动 竹竿舞(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四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211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学年,四年级,音乐,2012,人教,2024
  • cover
《竹竿舞》 课时 1课时40分钟 教材分析 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舞蹈更是其中的瑰宝。本课《竹竿舞》作为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领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文化内涵。作为一支源自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竹竿舞以其动感十足、富有节奏感的舞蹈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勃勃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通过学习这支舞蹈,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还能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真正实现音乐课程的育人目标。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对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参与欲望。他们能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舞蹈技巧,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创编。但在配合音乐节奏、表达舞蹈情感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训练。因此,教师在进行竹竿舞教学时,要因材施教,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在感受舞蹈魅力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我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通过学习竹竿舞,感受其动感十足的节奏美,领悟舞蹈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艺术表现 掌握竹竿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能够与音乐节奏相协调,流畅地完成舞蹈表演。 创意实践 尝试根据音乐特点,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体现个性化的表达。 文化理解 了解竹竿舞的起源和文化内涵,欣赏不同地区民族舞蹈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竹竿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学会与音乐节奏的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纠正舞蹈动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直观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竹竿舞的动作,让学生观察学习。 分解教学法:将舞蹈动作拆解成单元,循序渐进地进行教授。 游戏体验法:设计趣味性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多媒体教学:结合音乐和视频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教具准备 竹竿、音响设备、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5分钟) 播放竹竿舞的优美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它的节奏特点和独特魅力。可以问学生:音乐的节奏感如何 是快还是慢 你能感受到舞蹈的情感表达吗 教师简要介绍竹竿舞的起源和文化背景,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支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基本动作教学(15分钟) 教师示范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包括左右脚交替踢腿、双手持竹竿上下晃动等动作,同时注意力度、节奏和表情的协调。学生仔细观察学习。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察、指正动作的细节问题。教师适时给予指导,纠正常见的问题,如脚步不稳、手臂僵硬等。 师生一起再次练习,让学生感受竹竿舞动作的韵律美和民族特色,进一步体悟舞蹈的内涵。可以问学生:你们是否感受到舞蹈动作的美感了 你们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音乐配合练习(10分钟) 播放竹竿舞的音乐,引导学生与音乐节奏协调舞蹈动作。可以先让学生自行尝试,然后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互帮互助,共同探讨如何准确把握音乐韵律,完成舞蹈动作。 全班展示,教师适当点评,鼓励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之中。你们的舞蹈动作与音乐相得益彰,看起来真有意境!不过,我还发现了一些地方需要继续改进,比如还可以更好地把握节奏,让舞蹈更加生动优雅。 创编舞蹈(10分钟)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音乐特点,自行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可以从手臂、腿部或全身动作等方面进行创作,突出自己的个性化表达。 组织学生分组商讨交流创意,并尝试将自编动作融入到之前学习的竹竿舞基本动作中。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给予建议。 各小组展示自编舞蹈作品,相互欣赏点评。教师总结表扬学生的创意想法和表现,并就作品中值得改进的地方给予建议。 课堂总结(5分钟)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交流对竹竿舞的理解和感受。老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