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99748

3.5 急急风 教案 人教版(2012)音乐四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210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急风,教案,人教,2012,音乐,四年级
  • cover
《急急风》 课时 本次课时为1课时,共计40分钟。 教材分析 《急急风》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属于欢快、急促的音乐风格,反映了人们生活中快节奏的欢乐情绪。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旋律动听,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这种急促而富有活力的音乐风格。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音乐审美能力逐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学生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歌唱基础,对节奏感和表现力也有所培养,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的特点。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不断发展,更有利于对音乐作出独特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急促、欢快的音乐风格,培养他们对这种音乐风格的审美体验。 艺术表现:培养学生运用歌曲内容和节奏特点进行富有感情的演唱和律动表现,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创意实践: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特点编创简单的律动表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文化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情感,进一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增强对音乐文化的认知。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能够流畅演唱。学生要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并能够自如地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歌曲特点进行富有感情的演唱和律动表现。学生需要充分理解歌曲的情感特点,并能够通过自身的音乐表达来体现出来,这需要一定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 教学方法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跟唱,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探究法:学生小组讨论,根据歌曲内容和风格创编律动表现,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交流法:组织学生观摩交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具准备 音频设备,用于播放《急急风》歌曲。 课件,展示歌词和曲谱,辅助歌曲学习。 小白板和彩笔,供学生创编律动时使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急急风》歌曲,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音乐风格 这首歌曲给你们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 学生可能会回答:这是一首欢快、活跃的音乐,节奏感很强,给人一种兴奋、高昂的感觉。 继续引导学生猜测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教师提问:"结合刚才听到的音乐特点,你们猜测这首歌在讲述什么样的故事或内容呢 " 学生可能会回答:这首歌可能在描述一些快节奏的生活场景,或者是表达人们在欢快的气氛中的心情和情感。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对这首歌曲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猜测,为后续的学习铺垫好基础。 感知新知(15分钟) 教师示范:教师逐句演唱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跟唱。在示范中,教师要注意发音和节奏的准确性,并适当加入一些表情和动作,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特点。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练习,注意发音和节奏的准确性。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要点。 全班合唱:全班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表情和节奏感的表现。教师适时给予鼓励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歌曲的表达。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逐步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初步感受到了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情感。 探究实践(15分钟) 小组讨论: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小组讨论,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风格,创编简单的律动动作。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歌曲的特点。 教师提示:在创编律动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节奏特点:如何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急促节奏 情感特点:如何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欢快、兴奋情绪 内容联系:如何用动作反映歌词所描述的场景或内容 小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创编的律动动作,其他同学观看并给予评价。教师适时给予引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思考动作设计是否贴合歌曲特点。 全班练习:全班学生一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