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一滴水经过丽江 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居于青藏高原南端,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含高原雪山、河谷、深峡、草甸、平坝相结合的地貌特征及自然景观资源,风景如画。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阿来,去畅游丽江,领略丽江不同寻常的美。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坐落在丽江坝中部,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16米。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的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自具纳西族独特风采。丽江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 玉龙雪山 学习目标 1.理清写作顺序。 2.学习新颖独特的写作视角。 3.把握别具匠心的景物描写。 作者简介 阿来,藏族,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主要作品有: 诗集《梭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课堂内外》2013年6月号。略有改动。作者曾经说:“武威行后,又到丽江,其实都在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说调查也不准确,因为材料多从书面上来,但从书上搜得材料后,还要想到这些事实的曾经的发生地,感受一番。”本文是作者应当地政府之约,为中小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丽江风光的散文。 2012年6月,阿来第三次来到丽江,应允写一篇“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有关丽江的文章。但如何着手,阿来心下茫然,他说:“丽江很好,写丽江的文章也很多,但我总觉得很多文章并没有写出丽江的精髓。丽江的精髓是水!从玉龙雪山上的冰雪,到黑龙潭这些水体,乃至古城中淙淙流淌的河水,水是丽江之美的载体和精魄。”最终,阿来匠心独运,以一滴水这个独特的视角,写成了这篇美文。 解 题 “一滴水”实际上指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 重点字词 闸( ) 砚( ) 蘸( ) 喧哗( ) 奔流( )矗立( ) 映照( ) 苍劲( ) 翡翠( )眺望( ) 擦拭( ) 硕大( ) 喧腾( )亭台楼阁( )目眩神迷( ) yàn zhá zhàn xuān huá bēn chù fěi jìng yìng tiào cā shì shuò téng gé xuàn 驿道(yì ) 草甸(diàn) 模样(mú) 徘徊(pái huái)渠水(qú) 咕咚(ɡū dōnɡ) 老柏树(bǎi) 轻盈(yíng) 斑斓(lán) 词语积累 苍劲:(树木)苍老挺拔;(书法、绘画)老练而 雄健有力。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 令人惊异。 掌故:原指旧制、旧例。后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 制度等的遗闻逸事。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 五彩斑斓:形容色彩繁多亮丽。 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划分层次 二、这篇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三、默读全文,在文中标划出“一滴水”经过的地点,把握“一滴水”的游踪。 四、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滴水的视角来写丽江呢? 一、整体感知,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5):写“我”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叙写前世今生。 第二部分(6-16):写一滴水的漫长旅行,最后奔流到金沙江边,汇入了江海。 二、这篇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一滴水”的游踪。 三、默读全文,在文中标划出“一滴水”经过的地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