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50076

2015-2016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第4课《老北京的小胡同》(共40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14510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5-2016,PPT,40张,老北京的小胡同,4课,北京
  • cover
课件40张PPT。导入新课胡同是北京城的一大特色,它形成于元朝。北京胡同绝不仅是交通的街道,它更是北京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大舞台。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蕴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生活的印记。那么作家萧乾笔下的北京胡同是怎样的,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北京的小胡同》萧乾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的字词:褡裢??萦绕??转悠??黏糊糊??徐缓??饽饽??逮蛐蛐??狮城等;? 2、?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选材的角度,了解作者回忆中老北京小胡同生活的特点;? 3、?把握作者对老北京小胡同难以割舍的恋乡情怀以及保护胡同、保护文化传统的愿望,养成对于胡同等传统物质文化的科学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在散文中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抒发情感的能力?重点:? 把握作者对老北京小胡同难以割舍的恋乡情怀以及保护胡同、保护文化传统的愿望。?? 难点:? 培养学生在散文中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抒发情感的能力?最老的胡同———砖塔胡同最长的胡同———东交民巷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最窄的胡同———小喇叭胡同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拐弯最多的胡同———九弯胡同菊儿胡同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文章,全文可分为三部分,你能说说怎样划分吗?第一部分(1-3) 总写自己对小胡同的印象。 第二部分(4-10)具体回忆自己儿时生活过的小胡同 的风土人情。 第三部分(11-13)拿伦敦、慕尼黑等地的胡同对比, 表现出对故乡小胡同的留恋。作者回忆了北京小胡同哪几方面的事情?1、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 2、儿时的玩具。 3、捉蛤蟆,逮蛐蛐。 一、整体感知胡同中留下了作者哪些记忆?胡同里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从早到晚,一刻不停;春夏秋冬,各有特性;夜晚则徐缓,拖长,而且当中必然有间歇———有的还挺长。 (丰富、和谐) 儿时买小风车,刻泥饽饽,放风筝。捉蛤蟆,逮蛐蛐。 (鲜活、美好)2、从作者对胡同“交响乐”的描述中,你体会老北京的小胡同生活有哪些特点?丰富,和谐(或有趣、安宁)。 ? 3、阅读第⑨、⑩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回忆儿时丰富多彩的游戏生活(或:回忆儿时游戏之乐)。 “阔孩子放沙雁,穷孩子也能用秫秸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品味句中“大摇大摆”一词,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里的“大摇大摆”是拟人化的写法,既刻画了“屁股帘儿”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又表达了“我”兴奋与满足的心情。作者生动鲜活地语言让我们打开心中的眼睛,看到很多我们所从未体验过的生活,也能让我们欣然一笑。“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作者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声音联想为可视的“花纹”,形象地表现了理发师手里的“铁玩意儿”发出的声音具有层次感,能唤起人们听觉与视觉的双重美感。通感: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例: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二、作者对小胡同有着怎样的情感?你能从文中找出体现他这种情感的句子吗?第一段“40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1、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①段“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