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要知道地底有什么,最直接的方法是什么呢? 打个洞,看看里面有什么 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不超过3千米 最深的钻井:科拉超深钻井,不超过13千米 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千米的物质到地球表层 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该记录先后被卡塔尔的油井(12289米)和俄罗斯的油井(12345米)打破。截止2016年,科拉超深钻井的深度居世界第三位。 自1970年起,苏联在科拉半岛进行科学钻探,其中最深的一个钻井达12262米。它当时是世界上最深的钻井。 人类挖的最深的洞12000多米,连地球的皮都没戳破!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 内部圈层结构 01 如何知道地球内部的样子呢? 地震波 聪明的研究者们找到了一个能深入地球内部的使者 什么是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受到强烈的冲击会发生的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就叫地震波 。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1、什么是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 2、什么是震级与烈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阅读课本P24,回答下列问题。 震源深度 震中 等震线 震中距 震 源 一、地震与地震波 1、什么是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 震源:地球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 震中距: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等震线:烈度相同的点连成封闭的曲线。 震源深度 震中 等震线 震中距 震 源 一、地震与地震波 2、什么是震级与烈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震源深度 震中 等震线 震中距 震 源 震级:地震的大小。地震释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的强弱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一、地震与地震波 速度 传播介质 感受 破坏力 共同点 横波 (S波) 纵波 (P波) 质点振动方向 质点振动方向 震 源 横波 纵波 地震的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速度慢 速度快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固、液、气均可传播 左右摇晃 上下颠簸 破坏力强 破坏力弱 波速都随传播介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问题探究 1、当地球发生地震时,人们首先感觉到上下晃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答:先上下晃动。因为纵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的传播速度。 2、地震在海洋中发生时,坐在船上的渔民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答:上下晃动。因为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态中传播,而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课堂探究】 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什么位置出现突然急剧的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33km,横波和纵波明显加快 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说明传播介质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我们把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2900km,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 地壳 33 莫霍面 (33千米) 古登堡面(2900千米) 地幔 外核 内核 3、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上的差异,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 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2900 地壳 陆 地 海洋 深度/KM 0 80 400 900 2900 5150 6370 地壳 下地 幔 外 核 内 核 地 核 地 幔 上地 幔 软流层 岩石圈 莫霍面 古登堡面 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地震波传播速度较稳定。到莫霍面,横波和纵波突然加速。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陆 地 海洋 硅铝层 硅镁层 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 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