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01332

【核心素养】第23课 富贵不能淫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表格式)

日期:2024-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294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格式,上册,八年级,语文,学年
  • cover
课题 《富贵不能淫》 教材分析 1.单元定位 《富贵不能淫》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三章》的其中一课。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从主题上来说,都与人的品格、志趣、情怀、抱负有关。《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理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学习本单元,需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重视练习诵读与文言积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加文化积淀。 2. 文本分析: 本课记述了孟子与景春关于“何谓大丈夫”的探讨,孟子借由对景春的反驳,提出了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文章语言善用排比、比喻,富有论辩色彩,精炼传达和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个人修养,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学情及学法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的第二个古诗文单元。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学习体验,积累了一定的古文学习方法。但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们所处的时代相去甚远,十三四岁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写法体会还不够深刻。因此,我设计教学流程是:依靠学生已有的经验并结合课下注释进行自主学习,夯实文言基础,并重视各种诵读。教师重点点拨论辩双方的观点和区别,引导学生明确孟子“大丈夫精神”的精髓,使学生领悟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演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本课学习的基本方式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通过个读、齐读、创意读等方式,感受文言的节奏美,孟子散文的语言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 把握论辩双方的观点,梳理孟子严密有力的论证过程。分层领悟孟子“大丈夫精神”的构成要素,感受他的思想魅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文章的论辩艺术,通过鉴赏与总结,感受孟子语言的魅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大丈夫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传承与演变,感受孟子思想经久不衰的原因。 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 1.我能结合注释及积累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2.我能查阅资料,讲述孟子和纵横家的故事。 拓展性目标: 1.我能深入文字,归纳景春和孟子眼中大丈夫的区别。 2.我能通过反复诵读,层层推理,概述孟子的论辩艺术。 挑战性目标: 1.我能感悟大丈夫的英雄气度和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2.我能践行大丈夫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修养。 五、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深入文字,区分论辩二人眼中“大丈夫精神”的本质。 2.学习并归纳孟子论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大丈夫精神”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意义。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情境体验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学习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因此让学生化身“公证人”身份带领学生走进情境,感知文本。本节课主要以探索论辩过程为切入点,学生寻找论据,步步推理为主展开教学。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PPT。 八、路径设计 流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三分钟 激情导入 课前三分钟 人物小百科 学生展示课前积累人物故事 教师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化身“公证人”的身份导入新课。 创设氛围 走进文本。 (3分钟) 目标导学 出示本节学习目标。 目标导学。 (2分钟) 自主初学 初识辩情 多种形式诵读课文,初识文意。 2.你出我答,攻克字词难关。学生互相检测,解决译文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问题组一: 抢答题:初识辩情 ①景春看来,公孙衍、张仪为什么是大丈夫? ②从景春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他对二人的态度。你能尝试读一下吗? ③孟子同意景春的观点吗?他将这样的“大丈夫”之道称作什么呢? ④从孟子的哪些话可以看出,他对公、张二人的态度。你能尝试读一下吗 检测自主初学成果,为文本学习打下基础;抢答形式激发学生的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