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1.《史记》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日夏后,姓姒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 A.世袭制的确立 B.禅让制的终结 C.华夏族的形成 D.夏朝的建立 2.下表是一位同学关于夏朝和商朝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该表主要反映了( ) 朝代 都城 国家机构 夏 阳城等 确定世袭制、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商 毫、殷等 设置各级官吏、制定刑法并设置监狱、设立常备军并建立军队编制、完善赋税制度。 A.夏商西周王朝更替 B.部落之间的攻伐与合并 C.统治者暴虐无道 D.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3 3.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此后( ) A.阶级分化开始出现 B.“公天下”局面出现 C.皇帝取得独尊地位 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4.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奢侈而暴虐,他搜刮民财,建造华丽的宫殿,终日饮酒作乐。民众不堪忍受,甚至发出宁肯与他同归于尽的怒吼。从中可得出夏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的反叛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国人暴动” D.少数民族的进攻 5.唯物史观有史书记载,商汤伐夏桀时,各地人民欢迎商军“若大旱之望云霓”。这说明( ) A.商军伐夏是正义之举,深得民心 B.夏朝的奴隶制远比商朝的残酷 C.商朝的奴隶制度比夏朝的民主 D.商军联合了周边的各部族起兵 6.据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朝曾多次迁都,直到迁徙到殷后才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徙的组织者是( ) A.商汤 B.武丁 C.盘庚 D.商纣 7.新独家原创《韩非子》中记载:“武王将素甲三千,战一日,而破纣之国。”武王“破纣之国”的战役是( ) A.阪泉之战 B.牧野之战 C.涿鹿之战 D.城濮之战 8.《尚书·牧誓》记载,“武王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与受敌于牧野,作《牧誓》”。下图所示青铜器“利簋”内底铭文也记载了“武王伐纣”。这说明( ) A.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唯一证据 B.文献记载与文物发现可互证史实 C.传说故事中也包含有真实的史实 D.文献记载与文物发现之间相矛盾 9.西周政治有深厚的贵族色彩,实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该体制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0.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旨在( ) A.发展农业生产 B.提高军队实力 C.巩固国家统治 D.加强封建专制 11.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的封建诸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了西周疆土 B.确立了等级制度 C.划定了诸侯义务 D.促进了民族交融 12.据《考工记·匠人》记载,西周的城邑规划有严格规定,如城墙高度,天子王城高“九雄”(一雉等于一丈),诸侯国都城高“七雉”,卿大夫都城高“五雉”。对道路的规定如下:天子王城路宽“九轨”(一轨等于八尺),诸侯国都城路宽“七轨”,卿大夫都城路宽“五轨”。这表明( ) A.建筑制度突出等级观念 B.天子严控诸侯与卿大夫 C.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 D.西周的城市规划很合理 13.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1)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的哪一项制度?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所形成的社会统治者等级有哪些?简要指出在当时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