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议题式教学设计 总议题:探索浩瀚宇宙———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教材分析 本课地位:本课内容是必修四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二框的内容,这一框在前一框实践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认识与真理的关系,真理的特征与对应的方法论内容,是对上一课的升华和延伸。 本课内容:第一识记真理的含义和基本属性,理解并区分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做到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通过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进一步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坚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学情分析:对于知识方面,学生在学习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后,为本课理解真理的判断方法、认识的运动过程以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做铺垫。学习兴趣:探月是学生比较耳熟能详的教学素材,使其作为议题线索,能够较好地激起学生的讨论兴趣、活跃课堂、从而较好地在学习中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丰富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本课学习真理的特征以及认识的发展过程,理解中国共产党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从而指导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增强了对党和国家的认同。 科学精神: 正确理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和真理的特点,在实践中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强调学生坚持真理、反对谬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真理的含义和基本属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教学难点:这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议题一:什么是真理———从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谈起 议题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在“嫦娥”系列奔月过程中加深对月球的认识 导入 月球作为夜空中最亮的星球,几千年来为人们指引方向,帮助人类计算气节、并且哺育了无数神话故事。古人咏月,有欲上九天揽明月的浪漫情怀,今朝探月,有求真求实探月球的科学精神。 议题一:什么是真理———从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谈起 1.真理的含义 教师提问:月球是否适合人类生存? 同学们自主回答 【材料展示】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科学表明:月球目前不适合人类生存,月球上没有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空气和水,温度也不合适。 教师: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上有古人对于月球上可以住人的遐想。而在探月实践之后,发现月球上并没有生命,也不适合人类生存。但是也有人认为:人类未来很可能在月球定居,虽然月球表面不适合人类生存,但是可以通过科技的力量。可见人们对于月球是否合适人的生存具有不同的看法? 教师提问:为什么对于月球是否适合人生存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都是正确的吗?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因为古人与现代人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思维方式不同 不是 第一种看法属于古人的想象是主观的(教师引导这种认识的来源是主观还是客观)是不正确的 第二种看法是经过探月实践后得来的 这个过程是客观的(教师引导这种认识的来源是主观还是客观)是经过实践得来的 是正确的认识 第三种看法还未经过实践检验 不能判断未来是否可以 3)判断的标准是实践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教师总结: 我们可以看到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是积极的,但是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不同。 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而认识具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判断的标准就是实践,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就是正确的,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