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唱脸谱》 一、教材分析 歌曲《唱脸谱》是一首将流行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的戏歌。二段体结构,第一部分包含四个乐句,作者运用了节奏的拉长或紧缩,并将老北京方言和常见的英语词汇融入其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第二部分也包含四个乐句,其中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结构完整。第四乐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拖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整首歌曲两个部分既有内容联系又有对比。整首歌曲诙谐风趣,引人入“境”。 二、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京剧艺术对他们来说很新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京剧的兴趣产生与否,决定了他们对音乐审美的态度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体验京剧与流行歌曲巧妙融合的独特魅力。 2.运用演唱、表演等形式体验,能够跟着音乐边演唱边做身段表演,在表演中感受京剧的魅力。 3.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愿意进一步去探索与京剧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京剧的脸谱知识,并能边演唱边做身段表演。 难点:对京剧拖腔的处理,表演身段动作。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脸谱、相关影像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曲叫做《唱脸谱》,下面请听一听老师的演唱,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和平常听到的流行音乐有什么不同吗? 师:这首歌曲是将戏曲唱腔和通俗歌曲融合在一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叫做戏歌。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一些京剧知识,京剧四大行当分别为生、旦、净、丑,表现形式为唱、念、做、打。 (二)讲授京剧知识,感受京剧魅力 师: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的可真牢固,下面请你们观看视频,再次聆听音乐: 1.同学们能听出来歌曲分为几个部分吗? 生:两个部分 师:歌曲分为两个部分。A部分是通俗歌曲的创作方法,借一个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国粹”———京剧的美好印象。B部分采用了京剧唱腔,是一位男士对我国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的勾画了一张张的脸谱。 师:同学们说说这两个部分可以用京剧中的哪两个行当来表示? 生:A段可以用“旦”角来表示,因为是女性演唱。B段可以用“净”角表示,因为是男性演唱,并且歌词中有脸谱。 师:这位同学反应能力真敏锐,回答得特别正确,下面我们就分段赏析一下两个部分。 2.聆听A段 师:歌词中出现了“四击头”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总结:表示京剧中的锣鼓经,一般四拍。多数是大将和主要人物出场用的。出示伴奏乐器图片:鼓板、大锣、小锣、铙钹。 3.聆听B段 师:你们能听出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颜色的脸谱吗? 生:出现了五种颜色,分别是蓝脸、红脸、黄脸、白脸、黑脸。 4.出示关于脸谱的介绍 脸谱是中国戏剧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表演时的化妆造型艺术,通过不同颜色和造型脸谱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 师:那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几种颜色的脸谱分别代表哪些人物性格。蓝脸:表现刚强、骁勇的人物性格,红脸:表现忠贞、正直的人物性格,黄脸:表现凶猛、暴躁的人物性格,白脸:表现阴险、狡诈的人物性格,黑脸:表现正义严肃、粗鲁豪爽的人物性格。 (三)学唱歌曲,深层感悟 跟随音频学唱,结尾处唱法有什么特点呢? 师:结尾处在京剧中叫做“拖腔”,也是最能够显示京剧韵味的地方,演唱时要注意换气,保证气息的饱满。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演唱一下结束句。 师:老师刚才听到同学们都唱的很准确,对拖腔的把握也很到位,下面让我们再次演唱第一段来感受京剧的魅力。 (四)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