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主题 长方形的周长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长、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策略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任务】 1.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长方形周长”的问题,说清楚想法,听明白别人的方法,发现方法背后的共同道理,对方法作出比较。(目标1) 2.根据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发现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说清楚道理和方法,以及体会正方形其实是特殊的长方形。(目标1.2) 3.能够总结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目标1、2) 4.能运用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围栏”问题。(目标2) 【学习内容】 教材通过“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情境,呈现四个问题,让学生经历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以及运用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问题1: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呈现三种不同的方法:一是根据图形的意义,量出四条边的长度,在加起来;二是根据图形的特征,分别量出长和宽,再把两个长和两个宽加起来;三也是根据图形的特征,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鼓励学生独立探索,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问题2:由前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到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突出了思考的过程,呈现了两种方法,一是4条边长加起来;二是边长乘4。同样体现了计算正方形周长的不同策略,从中体会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问题3:归纳、总结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笑笑直接给出了计算一般图形周长的通用方法;淘气则根据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给出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一过程也是周长计算方法逐步抽象的过程,更是对周长本质理解的过程。 问题4:灵活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求围栏的长实际就是求长方形三条边长的和,情景中标明了墙的长度是10米,这不是无用信息,有了这个信息,问题才有两解,笑笑给出一种利用墙面做6米长的围栏,淘气则引发学生思考还可利用墙面做4米长的围栏。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孩子清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5名孩子对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不清楚,已经遗忘。多数孩子能够准确的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但多数孩子在计算长方形周长时,都使用的是把所有边加起来或者算两条长和两个宽加起来这两种方法,极少数孩子使用的是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说明孩子对长方形周长最简便的(长+宽)×2这种计算方法没有理解和掌握。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自主探索(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 活动1: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活动2:到底谁的周长大?谁的周长小?教师活动1 活动1: 师:今天还来了两个老朋友,它们听说你们认识了周长,它们也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 活动2: 师:它们两个吵起来了,我们一起看一看它们在争论什么呢?到底谁的周长大?谁的周长小?我们这节课就来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吧!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两种图形的特点比较,使学生回顾旧知,也为本课学习的内容奠定基础,同时又通过产生冲突“到底谁的周长长,谁的周长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环节二:大展身手(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 任务一:量一量,算出长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活动3:独立尝试测量和计算,然后和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集体交流展示。 预设: 方法一:量出4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5+3+5+3=16(厘米) 方法二:分别量出长和宽,再把两个长和两个宽加起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