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18304

一《伐檀 》同步训练(含解析)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1981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职,模块,基础,2023,高教,语文
  • cover
【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 《伐檀 》(基础模块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檀(tán) 穑(qiáng) 漘(chún) B.稼(jià) 寘(zhēn) 狩(shòu) C.廛(chán) 囷(qūn) 貆(héng) D.猗(yī) 飧(sūn) 瞻(zhān) 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河水清且沦猗 沦:小波纹 B.不稼不穑 稼:收获 C.不素飧兮 飧:晚餐。泛指饭食。 D.置之河之干兮 干:岸 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坎坎伐檀兮,窴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②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4.《诗经》原名“ ”,或称“诗三百”,共有 篇。从内容上分为 、 、 三类,从艺术手法上分为 、 、 三种,合称为“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 诗歌的源头。 二、古代诗词阅读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1)下列个句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坎坎/伐檀兮 B.河水/清且涟猗 C.不稼/不穑 D.胡取禾/三百/廛兮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每章开头即景起兴,因景起兴,以又重又累的劳动情景,引出对剥削者的斥责。 B.诗歌中每章的第三句也是兴。河水清,可让我们联想到社会浑浊。河水自在,劳动者却不自由。以水波引出伐木者心潮难平。 C.诗歌中第四、五句和第六、七句构成两组反句,并且与上面写的劳动艰辛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出阶级严重对立的社会现实。 D.每段最后两句是反语,对奴隶主和贵族坐享其成予以极大的讽刺。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6.《诗经》中经常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以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河水清且涟猗。 B.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C.坎坎伐辐兮,窴之河之侧兮。 D.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7.将三段中变更的词语分类,并说明其表达的意思。 8.巧妙运用对比是《伐檀》的鲜明特点之一,请具体分析诗中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9.诗歌中的三段具有相同的结构,请在每段中划分出层次,并用凝练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内容。 10.下列对《伐檀》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伐檀》体现出《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B.每段的第二、三句,都是劳动人民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发出的质问。 C.每段的末句都表现了劳动人民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慨,反映出劳动人民的初步觉醒。 D.全诗采用赋与兴相结合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穑”应读作sè。 B.“寘”应读作zhì。 C.“貆”应读作huán。 故选D。 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河水清清水面泛起小波纹。 B.“稼:收获”错误。“稼”,耕种。句意:既不耕种也不收割。 C.句意: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