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的意义。 关键能力:以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切入点,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与意义。 二、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结合改革开放的进程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明确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党的决策的正确性,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和改革开放的信心,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科学精神: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明确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弘扬科学精神。 法治意识: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公共参与: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培养学生认同改革开放正确性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引导学生参与到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来。 四、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你好,李焕英》买电视片段,引出改革开放前的背景:计划经济。 学生活动:边看边思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区别 教授新课 总议题:伟大的改革开放 议学情景一:计划经济缺活力,人民需求难满足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实现了农业、手工业与工商业的全面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的确立。这一时期,我们结合马克思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描述,借鉴苏联经济模式,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最为普遍的吃饭不要钱的粮食供给制和伙食供给制,也就是大家听过的“大锅饭”模式。 同时,实行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生产和分配都由政府负责,大家在规定范围内通过发放的布票、粮票等购买吃穿用度,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计划以外的东西。 议学任务: 结合视频和背景介绍,分析全面公有制的“大锅饭”和计划经济有哪些优势和弊端。 议学提示: 以班级公共图书为例思考,在图书的使用和爱护方面有哪些好处和弊端?如果由老师分配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议学小结: 1.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集中,实现高效率的社会经济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类似于生产相对过剩、垄断等。 2.生产、生活集中更容易集中力量办大事。 3.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压抑了生产者积极性,容易滋生懒惰,使经济缺乏活力,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和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4.中国按照苏联的模式来搞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是市场配置资源,而是用行政的计划手段、用行政的方式来配置资源。第一、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造成了大量的资源的浪费;第三、造成了官僚主义。 议学情景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照片) 计划经济导致生产受阻,加上“文化大革命”,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的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二是还有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这些都涉及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问题。于是,改革从中国人最关注的饭碗开始———农村。1978 年夏秋之际安徽省遭遇严重旱灾,秋种遇到困难。省委决定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