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20653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高一生物学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优化训练

日期:2024-11-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8919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一,优化,课时,必修,人教,生物学
  • cover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高一生物学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图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解题思路正确的是( ) A.若实验1中b的放射性偏高,则这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B.若实验2中c的放射性偏高,则这与④过程中搅拌不充分有关 C.实验1中子代T2噬菌体均无放射性,实验2中部分子代T2噬菌体有放射性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2.下图为某DNA分子片段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该DNA分子片段中磷酸数=脱氧核糖数=含氮碱基数 B.图中的④表示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C.A、B链的方向反向平行,DNA呈双螺旋结构 D.B链中所含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 3.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的A占10%,T占30%,另一条链上的C占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中(A+G):(T+C)=3:7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60个 C.该DNA分子中共含氢键260个 D.若该DNA分子一条链上的一个T突变为A,则以该链为模板复制出的子代DNA分子中嘌呤含量升高 4.将细胞中的N元素全部被14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至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提取大肠杆菌中的DNA,并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如图为离心结果模拟图。已知大肠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其DNA中胞嘧啶个数为X。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转入15N培养基前的离心结果 B.乙是转入15N培养基中培养20分钟的结果 C.出现丙结果至少需要转入15N培养基中培养40分钟 D.出现乙结果至少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3X 5.某精原细胞(2N=6)中DNA被32P充分标记后,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又进行了减数分裂,共产生8个精细胞(不考虑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6条染色体含有32P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6条染色体含有32P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3条染色体含有32P D.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每个细胞核中一定有3条染色体含有32P 6.下图是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图解,其中细胞提取物是加热致死的S型菌破碎后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第①组是对照组 B.第②~⑤组利用了酶的专一性 C.第①~④组混合培养后,培养基中均不出现表面光滑的菌落 D.本实验证明了DNA可以使肺炎链球菌发生稳定的遗传变化 7.格里菲思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与活的R型肺炎链球菌混合培养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下列有关S型细菌、R型细菌及小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三类生物的细胞内均含有8种核苷酸 B.能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来自S型细菌的DNA C.加热杀死S型肺炎链球菌是为了使其遗传物质丧失功能 D.该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 8.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离心前需搅拌,目的是使T2噬菌体的DNA和大肠杆菌分离 B.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C有较弱的放射性,可能是由于保温培养的时间过长 C.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B有较弱的放射性,可能是因为少量T2噬菌体未侵染大肠杆菌 D.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时,尽量延长保温培养的时间,可以减少B中的放射性 9.下列对一个DNA分子中的两条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两倍,则另一条链C的数目为G的两倍 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的A:T:G:C=2:1:4:3 D.若一条链的(G+T)占该条链碱基的40%,则另一条链上(C+A)占该条链碱基的60% 10.若1个亲代DNA分子双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