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考试 历史试卷 2024-10-11 (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大部分,
组卷网,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1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A.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B.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 C.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 2.北魏前期的祭祀呈现出母权崇拜和自然崇拜的特点,孝文帝改革后在祭祀对象上明显地向以尧舜禹等为主的华夏圣君和儒家先贤倾斜。这种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魏() A.祭祀内容的丰富性 B.祭祀礼仪的灵活性 C.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D.为隋唐的盛世奠基 3.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重要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表明中国 出处 法律条文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唐律疏议·斗讼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大明律》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A.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 B.法律制度的随意性较强 C.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 D.地方司法权力受到制约 4.宋代科举试策频频以三国故事命题,并聚焦于战争方略、边疆防御等议题。在战争方略议题上强调“其术如何”;在边疆防御议题上关注“形势何据”。这种 试策命题方式意在() A.涵养尚武精神 B.完善科举程序 C.弘扬传统文化 D.选拔实用人才 5.有学者认为,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大中国”。该学者旨在强调() A.不同民族隔阂的消解 B.不同民族习俗的趋同 C.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念 D.边疆治理措施的强化 6.下表所示的内容为古代中国赋税政策的概况。这些政策旨在() 春秋 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行“初税亩” 秦汉 征收田租、户赋和口赋(人头税),严厉处罚“匿田”行为 唐宋 唐朝后期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宋王安石行“方田均税法” 明清 明朝“一条鞭法”即征收货币地租;清朝“地丁合一”、“摊丁入亩” A.缓和封建土地兼并现象 B.理顺国家财政治理体系 C.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实现生产要素科学配置 7.19世纪80年代,思想家王韬撰文说:“华夷之辨,其不在地之内外,而系于礼之有无也明矣。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苟无礼,华则变为夷。岂可沾沾自大,厚己以薄人哉?”王韬的主张() A.推动礼成为评判文明的标准 B.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缺陷 C.体现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转型 D.是中国近代思潮嬗变的缩影 8.清末,资政院议员绝大多数具有科举功名经历。到民国初年,国会议员则更多的是工业资本家、金融业资本家、绅商、教育新闻业者、小业主等,其中最活跃的参与分子主要是新兴的市民群体代表。这一变化() A.动摇了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 B.说明政治参与主体的扩大 C.反映出辛亥革命获得了广泛支持 D.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9.民国建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将体育摆在了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影响显著。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以育人为目的的身体教育成为学校体育 的主流。以上材料表明() A.体育教育承载着时代的要求 B.政府深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 C.实业救国思想影响社会风尚 D.近代新式的体育运动开始出现 10.下图是一份民国时期的“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正上方印有青天白日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