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33684

第4课《次北固山下》课件(共17张PPT)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2024)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6883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学年,统编,课堂,同步,上册,语文
  • cover
(课件网)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 作家作品 创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卷网-1986年版)。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而写下的。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整体感知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 律诗的格律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文体常识 首联: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对偶联 颈联: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对偶联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内容理解 停宿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船在绿水之中。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风顺而和 挂 海上的红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未逝,江面已显露春意。 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夜将尽未尽之时 到达 进入、降临 升起 合作探究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再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合作探究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再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合作探究 残冬腊月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大雁给他传递家书。 3.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4.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合作探究 5.《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你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合作探究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了怎样的景象,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说说理由。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生”字和“入”字用得好。“生”“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了,赋予了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合作探究 7.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 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这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历来脍炙人口。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