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形成性评价(第一至第三单元)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4·潍坊高二检测)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晋南、江汉、海岱、环嵩山地区的兽面或神人面均有阔脸、臣形目和蒜头鼻等主体特征。这反映了当时( ) 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B.形成区域文化认同 C.已经出现公共权力 D.早期国家逐步发展 【解析】选B。据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不同地区的兽面或神人面具有相似的特征,说明当时形成了区域文化认同,故选B。材料没有阶级分化的信息,排除A;材料未体现出现公共权力,排除C;兽面或神人面不能证明早期国家逐步发展,排除D。 【补偿训练】 (2024·昆明高二检测)某学者认为:“那是一个创造的时代,思想巨人一个又一个出现,争相著述,互相辩驳,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井喷。”这个时代现象历史上称为( ) A.罢黜百家 B.三教并行 C.焚书坑儒 D.百家争鸣 【解析】选D。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D。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思想主张,排除A;三教并行是唐朝统治者奉行的政策,排除B;秦始皇实施了“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政策,排除C。 2.《易传》强调人的主观奋斗精神。这反映了中华文化( ) A.崇尚天人合一 B.倡导自强不息 C.追求家国情怀 D.推崇天下为公 【解析】选B。据材料“《易传》强调人的主观奋斗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易传》强调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与主观奋斗精神,B正确;天人合一,是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排除A;材料中没有关于追求家国情怀的相关论述,排除C;《礼记》中推崇“天下为公”,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 【补偿训练】 孔子是个地地道道的理想主义者,他带着“仁”“礼”的信念,执着地往返在理想与碰壁之间。孔子执着于“仁”“礼”,旨在( ) A.捍卫封建统治 B.维护社会秩序 C.服务争霸战争 D.推行礼乐教化 【解析】选B。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王室衰微的现状,孔子主张“仁”和“礼”,试图维护社会秩序,故选B。孔子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A;孔子主张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非服务争霸战争,排除C;材料与推行礼乐教化无关,排除D。 3.(2024·成都高二检测)下图为敦煌莫高窟一组初唐时期的壁画,内容来自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但已被佛教信徒改编成汉武帝因获两尊不知名号的匈奴祭天金像,而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询问金像佛号的场景。由此可见,该壁画( ) A.还原了历史真相 B.表现了文人旨趣 C.折射了文化交融 D.再现了西域风情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壁画被改编为汉武帝出于对两尊不知名号的匈奴祭天金像的好奇,让张骞出使西域,折射出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文化交融,故选C。壁画内容是佛教信徒改编的,不能体现出历史真相,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文人旨趣,排除B;通过壁画可以看出西域的风情但与壁画故事无关,排除D。 【补偿训练】 (2024·洛阳高二检测)重庆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刻于宋代的“父母恩重经变图”共10组雕像,包括怀孕、临产、喂奶等画面,并刻偈语: “三千条律令,不孝罪为先,天网无逃外,常应悔在前。”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学吸收佛教思想 C.政局动荡加速佛教传播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但内容上又宣传的是父母恩,体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孝以适应社会现实,故选A。材料体现了佛教对儒学思想的吸收,排除B;C叙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不能反映出儒学独尊地位动摇,排除D。 4.井真成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由日本来唐的遣唐使,开元二十二年36岁时“终于官弟(第)”,逝世于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