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课时13.3 内燃机 ( 素养目标 ) 物理观念 1.概念 (1)热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 (2)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2.规律 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2次,飞轮转动2圈,对外做功1次。 科学思维 用比较法认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特点; 用归纳法掌握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科学态度与责任 感受内燃机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尾气排放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要保护环境。 题型汇总: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汽油机和柴油机、与内燃机工作循环有关的问题、以热机为载体的力热综合计算。 ( 知识梳理 ) 内燃机: 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 汽油机: 指出汽油在汽油机汽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燃气,燃气推动活塞而做功,燃气内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 1.构造: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 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单向运动叫做一个冲程。 2.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1)吸气冲程: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军关闭。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 (2)压缩冲程: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 (3)做功冲程: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 (4)排气冲程: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向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 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有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两周,对外做一次功。 3.能的转化:在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余三个冲程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来完成。 柴油机: 用柴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活塞运动2次,燃油燃烧1次,对外做功1次。 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 1.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 2.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构造方面:些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吸入的气体不同,点火方式不同。使用范围。 附: ( 考点突破 ) 考点一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1.星期天,童童在家里帮妈妈烧水,他发现水沸腾时,壶盖被顶起,想到了如图所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并且分析得出,与水沸腾时壶盖被顶起原理相同的冲程是( ) 【答案】C 【解析】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是水蒸气对壶盖做功的结果,因此这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做功冲程活塞向下运动,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进气门开启,活塞下行,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故A不符合题意; 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故B不符合题意; C.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故C符合题意; D.排气门开启,活塞上行,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故D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其中一个冲程剖面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吸气冲程中,只有汽油被吸入汽缸 压缩冲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小 做功冲程中,燃料释放的能量少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中,废气带走了燃料释放的能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