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生物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53957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 病毒(课件29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27972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课件
,
9份
,
练习
,
教案
,
PPT+
,
29张
学情分析 1、学生初一已经学习了生物的特征,知道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对于病毒这个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知之甚少,所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病理小常识出发,把抽象的病毒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2、信息时代,学生通过媒体等渠道初步认识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等疾病,对病毒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往往局限于病毒影响人类健康以及给农业、养殖业所造成的危害方面,缺乏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客观的认识。由于病毒的形态十分微小,所以学生对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缺乏了解,特别是病毒的繁殖方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动画等形式,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客观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病毒的生命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七年级学生的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也有的学生对生物课比较感兴趣,但逻辑性不强;热情高,但耐性不足,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 《病毒》效果分析 本章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禽流感患者、艾滋病患者、手足口病患者、非典患者等图片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引出人类对病毒的认识过程,通过病毒发现史的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并明确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感受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不懈追求以及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设问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如“病毒的大小和形态?”“病毒有哪些种类?”“病毒的结构与由细胞构成的生物的结构有什么区别?”“病毒是怎样生活的?”“病毒与人类有什么关系?”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内容并观察有关的图片,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得到落实。在病毒的生命活动的教学中,将病毒自我复制的增殖过程以动画形式播放,为学生的学习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在学习“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信息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待问题。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掌握。课堂结尾处的练习加强了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掌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以下的标准:(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适当;(4)教学过程紧凑;(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所做练习大部分都能过关,并通过练习了解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通过这节课也有很大收获。 教学设计 一、温故知新:细菌、真菌(单细胞、多细胞)的结构以及它们的异同点 二、展示病毒图片,引入新课: 三、新课: (一)、病毒的发现: 1.德国科学家麦尔发现的问题是什么?他为此做出的推测是什么? 2.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进一步实验后又做出的新推测是什么? 3.后来有哪位科学家再次验证了伊万诺夫斯基的推测?用什么来命名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 4、德国的两位科学家(莱夫勒和弗罗施)证明了动物的口蹄疫是由什么引起的? 5.20世纪初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烟草花叶病毒是什么形态? 6.研究病毒的发现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二)、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病毒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病毒的大小?用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病毒? 2、病毒的形态? (三)、病毒的种类 1、病毒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2、病毒分为哪三种?根据什么划分的? 3、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各属于哪一种病毒? (四)、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1.回忆: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 2.观察比较:三类病毒的结构? 总结: (1)、植物、动物、细菌、真菌都有细胞结构。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3、病毒的繁殖: (1)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提升训练:泌尿系统(含答案)(2025-04-03)
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提升训练: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含答案)(2025-04-03)
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提升训练:人体的废物排出(含答案)(2025-04-03)
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提升训练:人体的激素调节(含答案)(2025-04-03)
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提升训练:流动的组织--血液(含答案)(2025-04-0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