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39973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 古诗词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54296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望湖,PPT,28张,课件,醉书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古诗词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课前导入 在一个炎热的六月二十七日,天空像被水洗过一般湛蓝,阳光洒落在大地上,万物都显得生机勃勃。诗人漫步至望湖楼,远眺湖光山色,心旷神怡。他决定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借酒抒怀,将自己的心情与眼前的美景融为一体。 认识作者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他是北宋中期文坛的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问题归纳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黑云、雨、风、湖水。 写作背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写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的六月二十七日,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 你能用一个字形容这样的乌云吗 快、奇、来势凶猛。 你能用学过的四字词语形容一下这样的乌云吗 乌云翻滚、风起云涌、乌云密布、乌云滚滚…… 诗词浅析 课外拓展 贰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云 天气变化之快 雨 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跳珠 风 巨大威力 水如天 风停雨歇,水天一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回顾诗意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诗词赏析 初读诗词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朗读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于是,他举杯畅饮,醉眼朦胧中,诗意如泉涌。他用笔蘸满墨汁,在宣纸上挥洒自如,写下了一首饱含深情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的世界,感受那份独特的醉意与诗意,品味那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和灵感吧! 说一说:你觉得诗句写得美吗 有声:翻墨,跳珠,风来。 有色:黑云,墨,白雨。 有动感:翻,跳,卷,吹。 刻画出了夏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 让我们一起朗读,读出诗的美!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六月二十七日 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品读课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问题归纳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中的比喻有什么作用? 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翻墨”与“跳珠”的比喻新颖而生动,绘色绘声绘形,极为传神。 初读感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 、 、_____、 ,写得 , , , ,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云翻 雨泻 风卷 天晴 有远有近 有动有静 有声有色 有景有情 诗人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十分生动 。他那时是坐在船上 。船正好划到望湖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起来一片黑云,就像泼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 。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来,一眨眼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 。只见湖面上溅起无数水花,那雨点足有黄豆大小,纷纷打到船上来。 初读感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骤雨急来去的景色变幻,表达了诗人对雨天西湖奇特景色的景爱和赞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卷地风来忽吹散 体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